读《美的历程》有感f
(2022-11-30 16:01:44)
冯友兰说《美的历程》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是一部中国文学史,是一部中国哲学史,是一部中国史。初读这个题目,我本以为这是一本美学书,实际上它也确实包含了很多哲学分析和美学介绍,也包含了很多文化研究的历史文献在内。作者李泽厚本人是这样认为的:“大部分的历史论著把很活泼的文艺创作僵化成死板的东西,许多文学史与艺术史把文艺创作割碎了。我认为不管是艺术、文学还是美学,都离不开人的命运,也离不开历史。”所以,它就是一场美的历程而已。
说实话,大部分与美学、哲学相关的作品读起来都会比较晦涩和吃力,很难走进去。这本书其实与我而言也是一样的。读《美的历程》是一项大工程,实际上我只是草草读了一遍,并未能细看。起初,我拿起书本翻了几页之后就合上了,只是看了几眼,并未读进去什么,但是偶有文段又确实触动了我的内心。于是继续打开书,随着持续的翻阅,我看到了许多:远古时代的龙飞凤舞、青铜时代的狞厉之美、先秦的理性精神、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的人文风度、佛陀的悲惨世界、盛唐的夺目灿烂、中唐的韵外之致、宋元的山水意境、明清的文艺海洋。
李泽厚先生没有用传统的历史书般的传统介绍,他在文中,将美与文学,美与历史,美与哲学始终结合在一起,让艺术的美感逊色于生活内容的欣赏,让高雅的趣味让路于世俗的真实。正如书中写的“美作为感性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与人性一样,是人类历史的传大成果”。
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我为中国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阅读美学经典著作,需要读者自身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积累,对美学相关基本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对中国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最好是之前对其它的美学大家的观点也有宏观的把握,不然就无法领略本书的精妙独特所在,在比较、融汇、思考之中不仅欣赏到作者的观点,也锻炼了自己的审美死亡能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