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读后感

(2022-05-31 15:51:30)

“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这是《家庭教育》这部作品的序言的第一句话。其实有很多言论都在表达这个观点。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所以我们如此重视教育,重视儿童的培养和发展。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前线,理当将这一切理解得最为清楚。

特别有意思的是,其实人的一生更多的知识其实是在生活中学习的,而非系统的学科知识教学所得。所以在《家庭教育》这部作品中,强调的就是家庭教育本身。但是实际上,鉴于学校教育现在阶段的特殊性,我们作为教师,也应当理解并学习“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影响,并且试图学以致用。

要帮助他,首先要理解他,要理解他,首当其冲就是要理解他的心理。《家庭教育》中将儿童心理放在最前的位置,儿童的心理与我们有出入,他们好游戏、好模仿,对一切充满好奇,他们喜欢成功,喜欢称赞,喜欢野外活动……我们可以在儿童身上找到我们改为退却的偏好,但是这些偏好在儿童身上显示得极为张扬明显,我们对儿童的教育和培养应当“投其所好”,这样必当事半功倍。

无论是父母还是我们作为老师,对于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在不断研究着的。作为老师,面对着大量的学生,需要随时随地随情况而更新我们的教导方法。《家庭教育》提醒我们要给而儿童积极鼓励,以身作则,正确引导。面对我们自己面临的儿童的学习问题,我觉得可以参考《家庭教育》中的“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这一章,儿童应当有各种各样的习得的机会,他们进行艺术创作,他们锻炼身体,他们学习,我们不应当过分干预,而应当适度且正确地引导,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及时且正确的引导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在《家庭教育》中有写到“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其实我一直是坚持这个观点的,因为孩子现在是处于一个特别爱好模仿的阶段。我曾经对学生说过:老师不以长者的身份压着你们,老师也不逼迫你们,老师做好自己,做好你们的榜样,就这样静静地走在你们的前面,希望你们能够看着老师,跟随老师。所以,我练字,阅读,写作,将自己的作品与学生分享交流。我们作为距离儿童最近的成年人,我们不可避免地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塑造好自己,成为最好的榜样。

我们要时刻将儿童放在心中,将儿童的发展放在心中,我们要明白自己肩膀上是有责任的,是有儿童的,是有祖国的未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悬崖上的回头
后一篇:六月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