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煎药,让楚王的世子服下。不一会儿,世子捂着肚子大喊:“痛死我了!”接着便满地打滚,口吐白沫,上吐下泻。楚王竖起两道剑眉,大吼一声:“李时珍,我要杀了你!”
“哒哒哒”远处飞来一匹快马,在李时珍家门口紧急停下。上面下来一位官差,直接冲进宅院。
原来这官差是楚王府的,楚王的世子得了种怪病,久治不愈,所以想请李时珍去给世子治病。
李时珍赶到了楚王府,进屋后看到大白天竟然点满了明晃晃的蜡烛。
娘娘和两个府医正围着一个10岁的男孩,这孩子肤色干黄,廋骨嶙嶙,在他前面摆着一桌丰盛的食物。
但他却看也不看,只是两眼直盯着烛火,不时拨弄着蜡烛上的灯花,然后剪一块,就笑嘻嘻放进嘴里,接着发出“嘶嘶”的响声,让了听了毛骨悚然。
李时珍给世子把了脉,把世子吃过的药方看了看。
李时珍突然问道:“这药方是谁开的?”
一个廋廋的府医答道:“是我,有什么不合适吗?”
李时珍反问道:“你们看世子得的是什么病?”
两个府医对视了一眼,瘦瘦的府医说:“像是鬼魅作祟,邪气乘虚,似有痰火。”
时珍道:“既然有痰火,应该是泄,怎么还用人参鹿茸这些补药?”
胖胖的府医赶紧答道:“我们世子身体单薄,应该进补。再说,这些方子都是扶过鸾的。”
李时珍啼笑皆非,就对府医说:“我们行医的人不是道家,看病要观其源。望、闻、问、切,把病看透,方可用药,滥用补药,怕利多弊少!”
胖府医不服,带着挑衅的口气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以补之以气。世子面黄肌瘦,精神萎靡,服些人参鹿茸,有何不好?!”
李时珍知道他们有意刁难,但还是耐心答道:“药性各异,气味不同,用补药要对症下药。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咸补心,甘草之甘补脾,黄檗之苦补肾,五味子之酸补肺。既然二位认为世子是受邪气所侵,那用人参鹿茸补什么?”
两位府医被问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瘦子见状不妙,赶紧跟娘娘说:“既然李大夫这么精通,那么就请给世子开个药方吧。”
没想到,李时珍直接拒绝了。
李时珍摇摇头说:“病有远近,形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我刚来,病还没看透,不好开药,再观察几天!”
两位府医齐声说:“还要等几天,那不是要把世子的病耽误了吗?”
但娘娘见李时珍说得极其有理,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依了他。
经过几天细致观察,李时珍终于开药了。
药刚煎完让世子服下,不一会儿,世子却捂起了肚子大喊:“娘,我肚子疼!很疼!”接着便倒在地上,满地打滚,口吐白沫,上吐下泻。
大家都吓坏了,府医把李时珍开的药方拿过来一看,也吓得面面相觑。
李时珍开的药方都是有毒性的,并且剂量还很大!
娘娘见府医神色惊恐,赶忙问药方是不是有问题。府医不敢隐瞒,只好如实汇报。
娘娘吓得差点昏了过去。楚王听完,竖起两道剑眉,大吼一声:“李时珍,我要杀了你!”
但李时珍却神态自若,起身答道:“恭喜大王,世子的病就要好了!”
楚王有些错愕,说道:“什么?就要好了?”
时珍说:“对,世子患的是虫积,吃了药,把虫子泄下来,病也就好了。”
楚王半信半疑,李时珍让宫女端来痰盂,只见里面有无数的虫子,纷纷蠕动,还没有死去。
过了不久,世子的病果然好了起来,并且大喊:“饿,饿死我了。”
宫女赶紧端上可口的饭菜,世子狼吞虎咽,并且再也不吃灯花儿了。
楚王和娘娘非常高兴,赏赐了李时珍很多珠宝,还把他推荐进了太医院。
后来李时珍厌倦了官场回到民间开始写书,为了写就此书,他的足迹踏遍全国十三个省,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悬崖峭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都有他的足迹。26年之后,这本书终于完成了,它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而可怜的嘉靖皇帝早已被自己“作死”。
就这样,这本《本草纲目》问世了,《本草纲目》共计16部,52卷。全书记载药物1892种,还详细记载了这些药物的采集、制作、特性、治疗病症,并全部附有手绘插图,此外书中还收入经检验有效的方剂432156多个药方。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本草品汇精要》,一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