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2014-05-16 10:53:15)分类: 四年级下册 |
防溺水、防震减灾主题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内容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是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完成“六有六个一”的规定项目。“六有”即:校园酲目处有张贴防溺水宣传标语;校园安全宣传栏(橱窗)有刊载图文并茂的防溺水宣传内容;每日放学前有播放安全提示教育音频;校园内河流、池塘边上有设置警示牌及防护设施;防溺水专项台账有新居民子女、留守儿童花名册;有危险水域隐患库。“六个一”即:一次主题班(团、队)会、一期专题黑板报、一次视频讲座、一次防溺水课外作业、一份学生承诺书和一份班级倡议书。要通过创新有效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牢记“六不一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宣传教育活动必须落实到每个学生,确保入耳入脑入心。 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方针,广泛深入开展地震科普和应急避险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师生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习,充分认识做好学生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的重要性。立即对预防学生发生溺水现状进行一次认真分析,开展一次排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2、进一步提高教师、家长、学生的危险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看护和监督,组织教师定期家访、了解情况,及时制止不当游泳、水边玩耍等危险行为。 3、调查摸清和掌握本区域的危险地段、河段,并及时告之学生家长。 4、深入开展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学校要通过班(队)会、板报、专题报告、知识问答、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以典型事例警示学生,通过反复多次教育,切实提高每个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5、强化管理,严明纪律。学校要明确要求学生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危险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要把这些要求作为一项校纪校规,对学生进行约束。同时设立举报电话,让学生互相约束,互相监管。 6、加强与镇政府、村居及相关部门的联系,要督促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做好学生校外防溺水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方参与、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防范的工作机制。在河、溪、塘、水库等危险地段设立安全警示牌。 7、特别关注和加强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工作。印发《致家长一封信》和走访,督促学生家长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使家长在学生上学、放学路上、中午、傍晚、节假日、暑假等脱离学校和老师监管的时段,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避免产生监控“空档”。 (二)防震减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