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园丁颂
园丁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24
  • 关注人气:7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2017-05-23 11:03:04)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科学研究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重点课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课题负责人              白永庆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完小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166220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2017510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20175月—20205

 

  

一、本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需实事求是,认真填写。对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项目,填写要突出重点、明确严谨、简明扼要。对课题的预期成果要贴切,体现价值。

二、上报的《课题立项申请书》一式3份,用作市教育学会和课题组存档。

三、课题负责人不得超过3位,课题参研人员不得超过30人。

四、此表必须由课题依托学校负责人签章,并加盖学校公章。

五、课题研究时限以批准日期为准,研究过程不能低于两年,一般不超过5年。

六、重点课题负责人,一般中学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小学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区(县)教育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各级教育部门有多年教育行政、业务管理经验的干部。特殊情况的负责人要在单位审批意见中加以说明。

 

 

 

一、   课题研究人员

课题名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研究  

负责

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及部门

联系电话

手机

白永庆

50

教师

小教

高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

 

04593422220

13115431678

电子信箱

Baiyongqing1966@163.com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王亚军

54

教师

小教超高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学

陈宏亮

35

教师

小教一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学

白玉双

40

教师

小教高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学

薛波

34

教师

小教一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学

王秀丽

35

教师

小教一级

大专

杜蒙县北完小学

 

 

 

 

 

 

 

 

 

 

 

 

 

 

 

 

 

 

 

 

 

 

 

 

 

 

 

 

 

 

 

 

 

 

 

 

 

 

 

 

 

 

 

 

 

 

 

 

 

 

 

 

 

 

 

 

 

 

 

 

 

 

 

 

 

 

 

 

 

 

 

 

 

 

 

 

 

 

 

 

 

 

 

 

 

 

 

 

 

 

 

预期的主要成果

A、专著   B、论文   C、研究报告   D、工具书    E、其它

经费来源及数额

北完小学自筹科研专项经费5000

预期完成时间

20205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可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并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理解,以已有认知结构为基础,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推理、判断,从而建构新知识。可见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宜的。

2.选题的目的、意义与研究价值(突出应用及推广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符合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将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教和学的实践中发挥出来。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行为,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平台和突破口,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研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教学策略,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

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融合;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融合;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与交流的融合。

4.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学生的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情感,以便更好的开展研究。

    2.文献资料法:查找已有的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3.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为研究主体,通过教师的教学实验、反思、总结,再实验、反思、总结,取得预期成果。

 

5.预设课题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1

 准备阶段

 

20175月—20177)

 1.课题实验方案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文字材料

1.实验方案

2.调查报告

 

  白永庆

   2

 

实施阶段

 

20179月—20201月)

 

1.“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创设的有效整合”研究论文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

   策略的有效整合”研究论文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合

    作与交流的有效整合”研究论文

      

 

文字材料

1.研究论文

2.阶段报告

3.教学案例

4.照片资料

王亚军

陈宏亮

白玉双

薛波

王秀丽

   3

总结阶段

20203月—20205月)

1.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教学论文、教案集

3.课堂教学实录集    文字材料:

 

文字材料

1.研究报告

2.教学论文集

3.教案集

视频资料

  录像课      

白永庆

王亚军

陈宏亮

白玉双

薛波

王秀丽

   1)北完小学是省级教科研工作先进学校,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学校领导在听取了申报课题工作汇报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在政策上、物质上给予保障,确保课题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的每个办公室都配置了电脑,可以随时上网查找资料。学校还购买了相关研究的书籍、资料,提供电脑等现代化的设施,以供研究教师的搜集和研究之需。学校教导处还将结合本课题研究的开展,定期举行课题研讨及课题经验交流活动,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

   2)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①课题研究的环境

 课题研究依托杜蒙县教育科学研究所这个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实力,及我县基础教育改革所取得的先进经验。

 ②资料、信息准备

  有“教育科研理论培训与管理系统”光盘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的课题研究网站,为查阅教育科研及相关课题研究信息提供方便。

 ③专家指导与信息交流。

     有省、市、县教育科学研究所领导及专家学者的指导,有兄弟单位、有关学术团体及教育科研网络的横向交流,以及关心素质教育发展友好人士的支持。

6.预期研究成果及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创新与突破之处):

   1.信息技术:本课题所说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数字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小数阶段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集中学习有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3.
有效整合:既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以至信息加工理论的整合,又是教学活动的四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的整合;既是活动过程、结构形式的整合,又是教学环境、信息资源的整合。
   
本课题中所说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教学,将数学教学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赋予数学的内涵,做到资源共享,以达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7.子课题设立情况(如有子课题填写下表,不超过三项):

子课题名称1

 

子课题名称2

 

子课题名称:3

三、课题负责人近5年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

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获奖情况

(奖项与排名)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白永庆

发表

《教育》

2016.12

一等奖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高效化》

白永庆

发表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6.10

一等奖

 

 

 

 

 

 

 

四、课题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

   本单位完全了解《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项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经费和其他条件;本单位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单位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2017       

五、课题所在区(县)学会或直属高中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2017     

六、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名:

                                           大庆市教育学会(公章)

                                          20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