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暂行标准
(2016-12-27 13:27:5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研究篇 |
编制说明
为提高我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推进学校实验室及功能教室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建设,特制定《黑龙江省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暂行标准》。
一、适用范围:省内各级各类小学。
二、主要内容:本标准含实验室、功能教室、图书室、及校园网的装备标准,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分别是: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体育活动室、美术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语言学习室、多功能电教室。
三、标准分类:根据学校的实际办学条件,本标准分为一、二、三类。示范性学校执行一类标准;城市小学和县(市)所在地小学执行二类标准;乡镇小学执行三类标准。
四、相关说明
1、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进行配备。一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除二人配合实验外,其它分组实验按一人一组配备;二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二人一组配备;三类标准:学生分组实验按四人一组配备。
2、音乐、美术、体育器材配备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配备。
3、本标准实验室间数分为“基本设置”和“标准设置”两个层次。“基本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标准设置”是学校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应达到的规范要求。
4、标准中的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的间数指标,小学是以学校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8—48班(3—8个平行班),每班45人参考设计的。
学校规模小于12-18个班的可参照本标准中18个班的数据指标执行。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本标准中48个班的数据指标为基准,学校每增加6-12个班时,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各增加一套。
5、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建设时,除要认真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同时还应符合其它相关的法规标准。
六、我厅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对本《标准》加以完善和补充,以适应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单位:间
名称 |
使用面积 |
学校规模 |
备注 |
|||||
48班 |
36班 |
18班 |
||||||
基本设置 |
标准设置 |
基本设置 |
标准设置 |
基本设置 |
标准设置 |
|||
一、科学实验室 |
75 |
3 |
4 |
2 |
3 |
1 |
2 |
|
准备室 |
33 |
2 |
|
1 |
|
1 |
|
|
仪器室 |
40 |
2 |
|
1 |
|
1 |
|
|
动植物园 |
|
选 |
|
选 |
|
1 |
|
|
气象园地 |
|
1 |
|
1 |
|
1 |
|
|
二、计算机教室 |
75 |
3 |
|
2 |
|
1 |
|
|
三、语言学习室 |
75 |
2 |
|
2 |
|
1 |
|
|
四、多功电能教室 |
|
1 |
|
1 |
|
1 |
|
|
五、音乐教室 |
75 |
2 |
3 |
2 |
|
1 |
|
|
形体舞蹈室 |
120 |
1 |
2 |
1 |
|
选 |
|
|
器材室 |
30 |
1 |
|
1 |
|
|
|
|
六、体育馆 |
|
选 |
|
|
|
|
|
|
体育活动室 |
360 |
1 |
|
|
|
|
|
|
体育教室 |
90 |
|
|
1 |
|
1 |
|
|
体育场 |
|
1 |
|
1 |
|
1 |
|
|
器材室 |
50 |
1 |
|
1 |
|
|
|
|
七、美术室(含画室) |
75 |
2 |
3 |
1 |
2 |
1 |
|
|
器材室 |
30 |
1 |
|
1 |
|
|
|
|
八、综合器材室 |
75 |
|
|
|
|
1 |
|
音体美共用 |
九、综合实践活动室 |
75 |
2 |
|
1 |
|
1 |
|
|
十、图书馆(室) |
|
1 |
|
1 |
|
1 |
|
|
十一、校园网 |
|
示范性学校必配,其他学校选配。所有学校必配“育龙教育信息网” |
|
注:多功能教室面积应容纳一个年级的学生,人均1m²
一、
科学实验室的功能:为课程内容提供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科学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实验提供方便。它包含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等配套设施。
(一)科学实验室的设备要求
序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 |
教师演讲部分 |
|
|
|
|
1 |
演示台 |
2000×700×850mm(参考值)台面防酸碱,耐热、阻燃。 |
张 |
1 |
|
2 |
黑板 |
|
张 |
1 |
|
3 |
电源 |
交流220v |
套 |
1 |
|
4 |
水嘴及水槽 |
鹅颈式二联水嘴、防堵深水槽 |
套 |
1 |
|
5 |
计算机 |
|
台 |
1 |
一类标准 |
6 |
视频展示台 |
|
台 |
1 |
一、二类 |
7 |
显示设备 |
|
|
|
|
|
液晶投影仪、银幕 |
银幕>254cm |
套 |
1 |
一类标准 |
|
电视机 |
>104cm |
台 |
1 |
二类标准 |
|
电视机 |
> 74cm |
台 |
1 |
三类标准 |
二 |
学生部分 |
|
|
|
|
1 |
学生实验桌 |
双人桌1100×550×750mm参考值 |
张 |
23 |
|
2 |
学生凳 |
可升降 |
把 |
45 |
|
3 |
水嘴及水槽 |
多头(>4)水嘴,防堵水槽 |
套 |
1-23 |
|
注:多实验室的学校,至少有一个实验室必须有现代化设备,其余的逐步装备完善。
(二)环境及设计要求
(1)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教师演示台及学生实验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200lx,书写黑板应设局部照明,其垂直照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2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7。实验台面无阳光直射,室内无可见眩光,应安装遮光窗帘。
(2)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
(3)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4)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
(5)供电指标:讲台设单相交流电(220V)和低压交、直流电;其中:低压交流设:2—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6A;稳压直流1.5—24V连续可调,额定电流5A,设漏电过载保护。
(6)水源:设置给排水系统。教师演示台设置给排水;学生部分有两种方式:一种设置在学生实验桌(台),一种设置在教室周边。供水水压不低于2×10Pa。
(7)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盗、沙箱或沙袋等安全设备。
(8)实验室的平面设计要求:第一排实验台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500㎜,边坐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应小于1200㎜,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1000㎜。
(9)科学教室内宜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洗眼器)、急救箱。
(三)科学仪器室的设备要求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仪器柜 |
1000×500×1800㎜(参考值)可变通结构设计 |
个 |
|
数量按实际需要配备 |
2 |
常规教学仪器设备 |
按国家最新颁布的配备标准配置 |
套 |
|
|
3 |
仪器小车 |
|
辆 |
1—2 |
运送仪器设备用 |
(四)环境及设计要求:
(1)照明: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宜安装窗帘。
(2)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
(3)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
(4)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盗等安全设备。
(5)仪器室应与相应实验室毗邻设置,以方便教学和实验研究。
(五)科学准备室的设备要求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要求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准备实验台 |
2000×800×780㎜ |
台 |
1 |
|
2 |
电源插座 |
多孔,220V 6A |
对 |
|
根据需要设置 |
3 |
电源 |
220V和低压直流电 |
套 |
1 |
|
4 |
水嘴及水槽 |
鹅颈式二联水嘴、防堵深水槽 |
套 |
1 |
|
5 |
工具 |
制作、修理仪器所用工具 |
套 |
1 |
|
(六)环境及设计要求
(1)照明:自然光及辅助照明,宜安装窗帘。
(2)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
(3)噪声控制:室内环境噪声应低于60分贝。
(4)温度:室内温度以16℃—28℃为宜。
(5)水源:宜设计一处水源,置于准备台侧面或室角,室内有控制水源总开关。
(6)电源:准备台有标准电源插座,室内有控制科学教室电源总开关,漏电保护器等。
(7)安全条件:配备防火、防盗、沙箱等安全设备。
(8)准备室应与相应仪器室毗邻设置,以方便实验和实验研究。
(七)动植物园
应设植物园区和动物园区。面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自行确定。农村小学宜设有30亩以上校田地或林场、果园、饲养场等劳动教育基地。
(八)气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