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科学研究篇 |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杜蒙县克尔台乡蒙古族学校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深入地剖析这句话,使我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受到小组合作交流不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的过程中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从而能更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抓住合作的契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结合《长方体认识》一课,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
教学时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特点”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先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为了使学生的探究更有目的性、合作学习更有方向性,在探究之前我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这样的表格:
|
顶点 |
面 |
棱 |
|||
个数 |
个数 |
形状 |
大小关系 |
条数 |
长度关系 |
|
正方体 |
|
|
|
|
|
|
然后请组长结合本组准备的材料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有的小组分工很快也很明确:组长记录,一人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另外两个人按组长的口令数个数,并拿出尺子量;第五组因为准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多,除组长外其余的三个人每人负责“顶点”、“面”、“棱”三项中的一项,操作后汇报给组长做记录。在巡视时我发现有的小组是用准备好的吸管先量出一条棱的长短并用剪刀剪掉多余的部分再和其他的棱进行比较从而找出正方体12棱之前的大小关系。在这一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充裕的时间进行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汇报使孩子们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充分的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正方体的感性认识。
接下来引导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长方体在顶点、面和棱三方面的特征。在这一活动之前我又给孩子们发了一张这样的表格:
|
顶点 |
面 |
棱 |
|||
个数 |
个数 |
形状 |
大小关系 |
条数 |
长度关系 |
|
长方体 |
|
|
|
|
|
|
依然由小组长进行活动分工。因为孩子们已经上5年级了,对于小组成员也非常熟悉,因此在分工时小组长做得都非常细致。在巡视时我发现,有的小组是采用“剪”的方式,即把一个长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序号然后沿着棱剪下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的特点;有的小组是把长方体中的面“请”到纸上来(即在纸上描出面的边框)然后再比较得出面的特点: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等结论;每个小组是用尺子量出12条棱的长短然后得出它们之间的长度关系……在每个小组成员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小组内进行交流,他们不仅交流结果更主要的是交流自己是如何操作的,是怎样得出结论的,从而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有序思考的能力。在汇报时,当几个小组都认为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而且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中棱的长度都相等时,第五组同学却说出:“我们组除了大家的结论外还有另外一种结论……”当说到这大家都感到很好奇,看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心里犯了疑惑“还有不同的结论?”“长方体的六个面也可能有2个面对的面是正方形。”说到这第五组的另一个同学就站起来拿出他刚才探究的长方体向大家“展示”他们组的结论,汇报的同学接着说:“如果是这样的长方体那么它的棱就可以分为2组,这两个正方形的8条边也就是这8条棱相等,另外的4条相对的棱相等。”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给予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对第五组的组长给予表扬,因为他给自己分的任务是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在回家找材料时,发现了这样的特殊的长方体,并与其他的长方体比较之后,认为这可能是同学们会忽略的一种情况,于是把它做为主要材料带到了课堂。可见孩子的责任心有多强。
当然在上述两个活动之后小组内又把两个表格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为后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打下了基础。
现在回想起这节课、回想起孩子们在课堂上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着各自的分工动手操作、回想起汇报时条理清晰的表达,更加真切地让我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这让我再次想起《数学课程标准》的一句话:“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完成这一目标要求,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式,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备课中精心研读课标、教材,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小组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