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初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2016-02-05 08:02:32)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育学习资料篇

    为进一步总结我县初中教育教学状况,查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价和导向作用,激励各学校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实现全面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县教研室本着“让数据说话、为管理服务”的教学管理指导思想,对我县初中部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与反思。现将2012-2013学年度初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一、成绩分析

(一)成绩总评

根据《永和县教学质量评价奖惩实施方案》,对我县两所初中学校七至九年级的所有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全县初中部七八年级共有1085名学生参加了这次质量考试,其中七年级参考人数为543人,八年级参考人数为542人。

 

参考率得分

三率和得分

增长率得分

学校总得分

二中

300.5

660

53.2

713.2

三中

291.9

88.9

-178.1

-89.2

根据对两所学校的参考率、三率和以及增长率的分析,本学年度永和二中总得分为713.2,三中总得分为-89.2。本学年度相较2011-2012学年度教学成绩增长率,永和二中增长分值为53.2,永和三中-178.1。从成绩总得分以及成绩增长率来看,永和二中的教学成绩稳中有升,永和三中的教学还有待加强。

(二)各年级成绩分析

   1、七年级

(1)总体分析。从评价总分看,根据《永和县教学质量考核方案》中的要求,七年级在考核过程中,二中实验班的学生不参与学校年级的考核。因此七年级的考核是在两所中学平行招生的班级进行对比考核。考核结果如下:

 

七   年   级

 得

参考率

总均分率

总及格率

总优秀率

 分

二中

100.6

107.6

15.8

3.0

227.0

三中

99.6

89.9

-15.6

-3.9

170.0

 

根据数据显示二中在本学年的教学质量属于领先地位,三中略差。

(2)学科成绩分析。

   两所中学都出现了相对薄弱学科,地理、生物学科及格率、优秀率偏低。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在学校教学中对非中考学科,学校、老师和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从教学质量分析表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史、地、生在及格率和优秀率上与其它学科存在明显的差距。且两所初中的地理、生物与相对其它学科的差距尤为明显,因此,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要加大薄弱学科的建设,不能厚此薄彼。同时我个人认为这些人文学科对孩子们在今后的人生路上会比数学和英语要有用的多。

(3)增长率分析。增长率按照七个学科与本学年度上学期的成绩进行对比得出相应分值,二中的增长率为-15.1,三中的增长率为20.3。从增长率来看,三中本学期成绩略有上,有很大成长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继续努力,紧跟不放,尤其是在培优方面更要尽早多想办法、多出主意才能使学校走出困境。

(4)分数段分布统计。全县600分以上的共有26人,占全县年级总人数的4.7%;500分-600分的114人,占全县年级总人的20.9%;400分-500分的144人,占全县年级总数的26.5%。

 

 

二中

三中

合计

600分以上

26

0

26

500分以上

86

28

114

400分以上

76

68

144

     从分数段来看,七年级存在着学困生面较大的现象,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县七年级的这种现象有着难以抗拒的原因,比如说招生时大量优质生源外流、学生步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学科增加带来的学业负担加重等等。但是我们知道七年级是初中阶段的起始年级,是学生青春期的开始。在起始年级如何抓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品质这一课题,值得我们去深思。所以在七年级的教学管理中,要积极主动,不能存在等等、靠靠、时间还长的侥幸心理,这是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业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坚决不能忽视。

2、八年级

    (1)总体分析。不论是从评价总分还是平均总分看,两校的差距相对来说比较大,总及格率差距尤其显著,相差164分。这充分说明,在三中的教学管理中,不仅仅有培优的重任在肩,而且扶差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八年级马上面临着升入初三,培优也许会存在很多困难难以逾越,但是扶差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抓好扶差工作,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县的高中教育事业也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八   年   级

 得

 

参考率

总均分率

总及格率

总优秀率

 分

二中

99.6

107.8

62.9

10.4

280.5

三中

93.3

87.3

-102.2

-17.2

61.2

    (2)学科成绩。从学科成绩来看,地理学科存在着整体继续下滑的趋势。二中的地理及格率仅为14.1%。三中本年级的数学、英语、物理、历史四科的及格率分别仅为26.3%、11.5%、19.1%、14.8,历史学科及格率同二中相差53.8,这种多学科及格率极低的现象是一个不好的信号,及格率低充分说明差生率高,进入初三后的压力会更大。

   (3)增长率分析。八年级增率二中为-85.1,三中为-6.从增长率来分析,两所学校相对于上学期来说教学成绩均有小幅度的下滑现象。

    (4)分数段统计。全县八年级700分以上有4人,只占全县年级总人数的0.7%;600-700分以上的64人,占全县年级总人数的11.8%;500-600分以上的115人,占全县总人数的21.2%;500分以下的359人,占全县年级总人数的79.4%。

 

 

二中

三中

合计

700分以上

4

0

4

600分以上

59

5

64

500分以上

78

37

115

500分以下

192

167

359

    从分数段来分析,同样存在着优秀率较低,差生率很高的梨形大肚子现象。79.4%的不及格率足够拉紧我们的神经。我把去年的八年级的同时期的考试成绩进行了纵向同比

 

 

二中

三中

合计

800分以上

1

0

1

700分以上

66

0

66

600分以上

73

14

87

500分以上

59

47

106

500分以下

265

130

395

    两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差距很大,600分以上的相差86人。这其中当然有当年(两年前)招生时,由于三中新成立时间太迟,使我们的初中学校错过了招生的最佳时期,直接影响学校对初中招生的对策无法出台,导致中等以上的学生大量的外流有很大关系。现状已经无法逆转,我们想办法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特殊的现状,这对升入九年级来说是一种挑战,如何确保教学质量在本学年度能够做到保持和不滑波,是初中目前所面对严重的考验。

二、存在问题

    1.及格率普遍不高、优秀率偏低、差生率相对太高是我县初中总面临的主要问题。全县初中部两所学校三个年级22*2=44个科头,均分只有12科达到及格分值,其中还包括政治六个科头的开卷考试成绩。优秀率以八年级为例,学科总分为860分(774分为优秀,516为及格),二中700分以上的4人,只占学校年级总人数的1.2%,600分以上的59人,只占年级总人数的17.7%。三中700分以上为0人,600-700分以上的5人,占年级总人数的2.3%。差生率偏高是我县初中的一大痼疾,仍以八年级为例,二中500分以下达192人,占学校年级总人数的57.6%,三中达500分以下167人,占年级总人数的79.9%。这种优秀生不优、差等生居多的现象存在固然有我县特殊的原因,但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想尽一切办法,扭转这一局面。在培优方面,要点面结合,不能只抓顶尖学生,还要重视对有潜力学生的挖掘和提升,毕竟这部分学生在我县初中部相对于优生来讲所占比例较多些,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家长也十分关注,所以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这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是进步了或退步了,我认为其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力会更强些。如果这部分学生我们抓好了,使其在我们的初中三年的成绩有些许提升,并且可以和与他们一同步入初中的具有相同学业水平的外出择校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相抗衡的话,我想对我们的招生更具有说服力。就像横水中学的刘学军校长说的我们可以用大量有理有据的事实说话,让家长在事实面前信服我们的学校。而对于那些学困生来,我们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着潜质上的差距,面对差距我们承认差距但不能选择放弃,更多的是要发挥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待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孩子们在初中阶段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赞赏,使孩子们的学业,在原有的基础上稳中有进,让社会、家长和孩子看到我们永和教育的曙,而不能在思想上就有懈怠情绪,给孩子们的初中生涯贴上差生的标签,在教学行为上放弃努力,失去信心,致使孩子们学业成绩一退再退,而失去学习的动力,这样会直接导致生源无法遏制的外流,教学会陷入恶性循环怪圈。

    2.在做质量分析之间,我翻阅了本学期老师们写的试卷分析,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是很多学科老师共同的感受,也是历年考试存在的共性问题。既然这是一个共性的、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把这一教学现象做为一个课题来进行探讨和研究。积极发挥老师们的教学智慧,攻坚克难,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充分把孩子们内在的潜能通过我们的教学最大化。

    3.从统计数据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学校之间、同一学校学科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比如中考物理及格率就偏低,县及格率仅为22.5%,与其它学科有一定的差距;又如优秀率的方面,两所初中的差距十分明显;还有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不同年级的差距也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以历史成绩为例:

 

 

均分

二中

及格率

二中

优秀率

二中

七年级

46.8

50.3

33.9

33.8

0

1.7

八年级

35.9

67

14.8

68.2

0

10.2

九年级

45.2

47.5

58.5

60.9

4.7

13.8

    我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虽然我们的历史学科的整体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三中七、九年级的历史与同类校相比差距并不是很大,只是优秀率方面有些欠缺;而八年级的历史就相对来说差距较大,面对差距,也许我们有很多原因可找,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学校要认识到教研工作在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学科性的教研力度,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十分势在必行的。相似的教学资源,相同的学校、同样的生源,成绩差距过大,这绝不应该是单纯的专业水平问题,它与我们学校的教研力度和教研方式、教师的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学校务必认真分析差科的形成原因,面对问题实事求是,自查原因扬长补短,对症下药,制定措施,力争在短时间内有长足的提升,同时还要总结优势学科的经验,并总结提练,在全校范围内予以推广。

    我的分析就此结束,我认为教育是一项“失败不起”的事业,一旦跌倒再想爬起来真是“难上加难”,这是我们初中部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因此我们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千难万险,争取来年取得好成绩,给社会、家长和孩子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