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呼音节的教学方法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学习资料篇 |
浅谈直呼音节的教学方法
直呼音节法能培养孩子准确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反应力。孩子一旦掌握了直呼的技能,就能借助拼音,提前进入阅读练习,为他们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使用直呼音节法能减少拼读时间,提高阅读注音读物的速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有利条件。
直呼音节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声母支架法。这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发。
二、让学生准确掌握声母的发音
教学声母的一定要到位。教师多示范,学生多模仿,多读,多练。还要与语言环境紧密结合。在上课的过程中,重点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比如,出示一幅图,同桌一位同学说图意,让另一个学生来复述。这样利用直观的画面,让学生细心观察,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了从图到形的迁移。要特别注重声母发音的讲解与训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方法记忆字形,加深记忆。同时重视写的指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美观。充分创设条件,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同时注意奖励性的评价。 对待不同的学生表现作出不同的评价,让学生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自己编儿歌,记住声母。孩子们不喜欢接受性学习,不喜欢老师说,他们记。启发孩子们自己编儿歌,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领唱”变成了“伴奏”,把舞台让给了学生。
一年级的孩子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于是在识记声母的字形时,我让学生根据图编顺口溜或做动作来记忆,并提供说的句式:“我记住了……”学生想出了许多精彩的点子,如:左下半圆ddd;伞柄朝上ttt;一个门洞nnn;一根筷子lll等等,有的孩子还用左右手摆出了dtnl,这既训练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又加深了他们对拼音音形的记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向学生讲清直呼方法
当学生学习声母时,用支架法训练学生初步的直呼能力。这个环节是直呼法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难点。要先讲支架法的呼读要求:即看到一个音节,先做好发声母的口形动作,然后看准带调的韵母,一出声就把声母的本音与带调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读出来。例如在教ba时,我先分解示范发音过程。张大口形慢而清楚地做好范读,再让学生按老师的方法反复练读,让学生说说它的发音方法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练读。读的形式最好是开火车读或指名读,齐读的次数尽量减少。实际上,对有些孩子而言,直呼音节是难点,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口型做对了,发韵母的音时,却拐到了其他音节的音上,反复练不见效果,我和孩子都挺着急。究其原因,一是孩子对声母、韵母发音不熟,二是没掌握直呼方法。后来,和家长配合,先让孩子把声母、韵母练读得很准确,很熟练,然后我跟孩子面对面坐好,近距离给他做示范,以比较容易直呼的带韵母a的音节为例,如ba、ma、la等边讲解边让他看着我口型,慢慢地把整个发音过程反复示范,鼓励孩子慢慢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突然准确地直呼出一个音节时,那种兴奋溢于言表,因为他找到直呼的感觉了,找到技巧了。还有一种情况:因为有的孩子在私立幼儿园或学前班已经习惯了拼读音节,教他直呼,一时很难改过来,那我就教他们暗拼急读法。这是向支架法过渡的方法,首先看准音节的声、韵、调,在心里拼准了,然后快速直接读出音节,久而久之,孩子便能直呼音节了。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音节的兴趣
学生上小学就会接触比较抽象的汉语拼音,虽然有的学生学前已经接触了汉语拼音,但靠的是死记硬背,不得法。学得越多越觉得困难。有可能对汉语拼音失去兴趣,将会影响语文学习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依据这一理念,老师们在汉语拼音教学设计上一定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激发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让学生在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让拼音教学的实效得到切实提高。
下面是我教学三拼音节gua时的教学片断。首先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淘气想让大家认识新朋友(出示音节gua),你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个老朋友(出示g、u、两张卡片)。还记得怎样直呼吗?学生回答:“就是做好声母g的口形,直接发u的音。”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声母和单韵母两拼的方法,为学好三拼音节做好过渡。“淘气请你们用手中的卡片拼出gua的读音,这可是一个挑战,怎么办呢?不光你们被难住了,更难住了声母g和韵母a,淘气说:“说你们竟然拼不出一个gua”!小a都急病了,小g急急忙忙去探望,走着走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小g发愁了,怎么办呀?这时小u跑过去热心地说:“别急,我来给你搭桥吧!”说着小u的身体变成一座小桥,(课件配合演示)声母g顺利地走过这座桥,激动地拉着小u的手说:“谢谢你韵母u,我们三个成为了好朋友。”三个好朋友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小u的功劳最大,是他们的中介,叫作介母。所以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节。淘气告诉你们方法了:声母、介母、韵母连着读,加快速度一口呼。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等。在游戏故事中认识并学会了直呼三拼音节。
学生的直呼能力就像功夫一样要天天练,低年级起始的一段时间最为关键。我很重视学生的拼音学习环境的布置。搜集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图片贴在展示板上,旁边配上音节,每周一换;图书角、卫生角、值日轮流表等一些醒目的大字都加注拼音;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凡是汉字的部分,都加注拼音;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口语练习的时间,用卡片或实物投影让学生开火车读音节和音节词,便于发现哪些孩子直呼音节有困难,安排学生一对一地结对子互帮互助;利用班会开展“直呼音节小英雄”活动;根据学生直呼音节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补充一部分音节、常用的音节词语和拼音句子对学生进行直呼训练。.
另外,我鼓励学生多读注音读物。每周二、周四的阅读课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孩子们人手一册读物,可以互相传阅。课外作业也是阅读,鼓励孩子每天至少读15分钟课外读物。有时我组织学生从注音读物中选一些内容简单、语言优美的小故事,举行“注音读物朗读比赛”,这样,既锻炼和检验了他们的直呼能力,又为他们增加了语言积累。
这样学生天天与音节见面,拼拼读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认读音节的练习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这种语文环境中,直呼音节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