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层次的思想是“古旧”的
(2025-08-06 10:30:53)
标签:
《静园散语》 |
《最高层次的思想是“古旧”的》
周霄山:
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的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却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识是: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海德格尔说:“老子的‘道’能解释为一种深刻意义上的‘道路’,即‘开出新的道路’,它的含义要比西方人讲的‘理’、‘精神’、‘意义’等更原本,其中隐藏着‘思想着的道说’或‘语言’的‘全部秘密之所在’”。阿诺德汤因比说:“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它推断人类在获得文明的同时,已经打乱了己与‘终极实在’精神的和谐相处,从而损害了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应该按照‘终极实在’的精神生活、行为和存在。”约翰惠勒说:“现代物理学大厦就建立在一无所有上,从一无所有导出了现在的所有,没想到的是,近代西方历经数代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才找到的结论,在中国的远古早已有了思想的先驱。”
实际上,最高层次的思想是“古旧”的。也就是说,二千六百多年前,“古旧”的老子的“道”思想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根本的。“道”是一切的源泉和动力,是宇宙自然万物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也就是真理。而后来众多各国各家各派的“新”思想,看似非常繁茂新鲜,其实都只不过是不断地对部分高层次“古旧”思想的汲取、阐释和展开。虽然,社会的发展暂时需要这些“新”思想的指导,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些“新”思想都是有其局限性、时限性和低层次性的。如果我们真正想要解决根本问题的话,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下去的问题时,我们人类最终还是要回过头去汲取“古旧”的最高层次的最根本的“道”思想智慧。
真正的智慧是不能通过学习什么“新”思想而获得,而只能通过开悟悟道才能获得。也就是,我们学的“新”思想再多也不会变成真正的智慧。所以说,开悟悟道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们每个人原本都具有远远高于现有智力的“根本智慧”,也就是能够使我们每个人的现有智力发生层次性质变的那个原有智慧,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智慧”。不过,我们每个人的这个“根本智慧”,只有通过开悟悟道才能够开启。我们只有真正开悟悟道了,才能真正获得悟知最高层次“道”思想的智慧。
爱因斯坦说:“走出狭隘的自我,生活才真正开始。一个开悟的人必然能笑对一切世事而不执著其中,也正因为开悟而内外光明才会生出无穷的智慧,智力来自于大脑,是低级而有限的;而智慧来自于心灵,是光明而无限的。”也就是,智慧来自于心灵,而来自于大脑的只是智力,也就是聪明。实际上,我们人类思想文明史上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极少数开悟悟道的人推动的,也只有开悟悟道的人才能悟知宇宙自然的奥秘,也只有开悟悟道才能开启万物之灵光明的生命。
智慧是由开悟悟道升华出来的对于各种事物本真的洞见。庄子将人们认知事物分为“以俗观之”、“以物观之”和“以道观之”三个层次。以俗观之是指从常人的主观角度去认知,其结果只能形成常识性的意见;以物观之是指从事物的客观角度去认知,结果能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道观之则是从宇宙本原的高度来透视,从事物的内在本质来剖析,其能力是为智慧。我们只有开悟悟道了,才能够越升到“以道观之”的高层次。所以,没有开悟悟道的人,即使学历再高、学识再渊博,也只能认知形而下低层次的事物;而只有开悟悟道的人,才能认知形而上高层次的事物。
世界有二个层次,一个是看得见的,一个是看不见的。一个是能够说的清楚的,一个是说不清楚的。一个是知识层面的,一个是智慧层面的。一个是有限的,一个是无限的。看得见的、说的清楚的、知识层面的、有限的是形而下低层次的。看不见的、说不清楚的、智慧层面的、无限的是形而上高层次的。老子的“道”是最高层次的“古旧”思想,是形而上高层次的;而后来不断产生的众多“新”思想,其中大多数是形而下低层次的。
爱因斯坦说:“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更高层次,同一层次的问题,很难靠同一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当自己的认知层次提高之后,才能顺利解决低层次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是无法在产生问题的层面上解决问题的。我们之所以感到困难,就是因为我们都只是在问题的这一层面上绕圈子,就像是在走迷宫一样,绕来绕去的怎么也走不出困境,找不到出口。但是,如果我们的认知层次越升了之后,我们也就能够非常容易地解决原来层次的问题了。也就是,我们的层次越升了之后,也就能够看清楚问题,也就像是从高处“俯视”迷宫了,自然也就能够轻易地走出迷宫,也就能够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了。所以,我们只有开悟悟道才能把自己越升到具有智慧“以道观之”的高层次。
庄子认为,“道”自本自根,以自身为本,自身为根。宇宙的最初,最初的最初,无论之前还有什么,都是“道”。未来,未来的未来,无论之后会有什么,也都是“道”。“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合之下而不为深,先于天地而不为久,早于上古而不为老。
老子悟知“道”是宇宙自然万物创生的源泉和动力,也是宇宙自然万物运行和变化的规律。“道”既超越于宇宙自然万物之上,又内在于宇宙自然万物之中。“道”本身就是根本,在还没有出现天地之时,“道”就已经存在了。“道”的这种本自具足,可以创生宇宙自然万物,在天地太极之先。无论经验世界、先验世界、超验世界的一切,都源于“道”和显示“道”。
寻找人生意义似乎是人类终极命题,文明程度越高越能牵动人类的生存和未来。人生之道就是体悟人生意义之道,就是构建人生故事及其价值之道。所以说,最终要解决人类的生存和未来的问题,只能汲取和依靠最“古旧”最高层次最根本的“道”思想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