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和直觉
(2025-01-20 17:17:09)
标签:
《静园散语》 |
《逻辑和直觉》
周霄山:
逻辑,我们在学习理科知识时,是要讲究逻辑的,逻辑就是推理。也就是,先要有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推出结论来,或者是从大量的事实中总结出结论来。直觉,直觉比逻辑更重要,因为直觉是超逻辑的。爱因斯坦说:“天才的思维都是直观的,唯一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直觉是一种本能的感觉,直觉能让我们不经过分析推理,或者不需要有意识地推理,就能直接知道一些事情。也就是,我们在最初学习某个东西的时候,主要是学习其逻辑,但是一旦掌握了它以后,要想达到运用自如的境界,就要靠直觉了。
人类演化到今天,我们是相信我们的智力是建立在被教育而习得的思维能力上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逻辑思维能力。不会逻辑思维的人无法在智商社会里立足。不过,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顺利做出决策的情景,或者说难以做出好决策的情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是还要遵循占据海量信息然后再不断去比较优劣的原则,还是依据直觉。无数事实证明,依靠经验法则建立起来的直觉比逻辑更能做出好的决策。
无数的实验和调查告诉我们,不要误以为人类越高级,就越要远离直觉的“低级”能力,而迫不及待地拥抱逻辑的“高级”能力。事实上,我们的直觉有时候精确并高效到连“高级”的逻辑都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程度。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种来自于不断演化并镌刻在基因中的直觉能力。庞加莱说:“直觉是逻辑的压缩,逻辑是直觉的展开。”也就是,直觉和逻辑两者是互补的。直觉可以被看作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快速直接的理解方式,而逻辑则是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分析来展开和验证直觉。当我们面对复杂的决策时,直觉和逻辑常常会交替发挥作用,彼此互补。直觉为决策提供了快速的启发和初步的方向,而逻辑则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确保决策合理性的支持。
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常常会依靠直觉和洞察力来提出假设或理论,这些直觉可能来自于对观察数据的直觉感受或者对问题的深刻理解。然后,科学家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来展开这些假设,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证实或推翻理论,从而建立起科学知识的框架。
在人类的思考过程中,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种常见的思维方式。直觉思维由个人的主观感觉和经验塑造,而逻辑思维则以客观事实和严密的推理为基础。直觉思维强调主观的感觉和惯性思维。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常常倾向于根据个人的经验和情感作出决策,而不真正去思考问题的本质。直觉思维非常快速,可以迅速产生一种“好感”或“坏感”,从而在一瞬间作出反应,它依赖于直觉和情感。逻辑思维是一种基于严格推理和客观事实的分析性思维。它强调逻辑性、严谨性和理性思考,要求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问题,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证据来得出结论。
直觉思维的优势在于它的迅速反应和简单性。它允许我们在没有足够时间进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快速决策。此外,直觉思维还可以给予我们直观的灵感和创造性想法,促进创新。然而,直觉思维也容易受到个人偏见、过度自信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我们在判断问题时偏离客观事实,做出错误的决策。逻辑思维的优势在于它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估复杂问题,减少主观情感的干扰,做出更合理的决策。逻辑思维强调证据和事实的重要性,将我们从个人偏见和盲信中解脱出来。然而,逻辑思维也容易陷入“分析瘫痪”中,过度关注细节和繁琐的推理,而忽视了问题的整体性和实践应用。
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智慧,它帮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快速做出决策。当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时,便能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在杂乱无章的问题中,直觉思维如同指南针,引导我们走出困境。当直觉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时,它进入了一种特殊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直觉思维能够以一种直接而整体的方式,体验和领悟周围世界的奥秘。
没有直觉,逻辑其实寸步难行,先有了直觉,再有后边的逻辑。那种直截了当让我们一下子就豁然开朗,靠的是直觉而不是逻辑。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那些能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人,往往并不是依靠冗长的逻辑思维,而是要依靠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在不经过明确的逻辑分析或思考的情况下,通过潜意识的感知和经验积累,快速产生决策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但是它却清晰地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直觉思维是超越逻辑分析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通过直接感知、内在智慧和灵感的结合,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科学家对某些突然出现的现象提出猜想和假说就属于直觉思维。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魏格纳在看地图时突然闪现出“大陆漂移”观念,丁肇中在谈到“J”粒子的发现时说:“1972年,我感到很可能存在许多有光的而又比较重的粒子,然而理论上并没有预言这些粒子的存在。我直观上感到没有理由认为这种较重的发光的粒子也一定比质子轻。” 这些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的发生与灵感密切相关。
直觉非常微妙,直觉使我们“感觉到”一些事物或某种情形,没有任何符合逻辑的解释或理由。只有等事情过后,我们才会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这时我们已经看到了事情的结果。我们天生就有这种直觉。直觉是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直觉作为一种超越逻辑和理性思考的心理现象,被多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成功人士强调其重要性,他们认为,直觉是探索未知和理解世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爱因斯坦就认为,常识不过是人们在十八岁之前形成的各种偏见的总和,而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直觉能够超越这些偏见,而直接感知事物的本质。
直觉能够在复杂和不确定的情况下提供直接的洞察和判断,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是真正有价值的。尽管逻辑和理性思考也很重要,但是在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时,直觉的作用不可替代。如在现实中,总会有一些让我们难以下定选择的难题,常常让我们很难在情景的一瞬间做出自认为对的选择。即使是跳出当时当刻,给我们一个充足的思考空间,我们可能依然找不到答案。
直觉能够发现真正的自我。新陈代谢就是让每个细胞里的每个分子都更新了一遍。可是,此刻“我”的意识、潜意识,“自我意识”区分为表层自我和深层自我。表层自我为理智分析所揭示,由感觉、概念等组成,并以语言来表达,是自我表现的现象,它与外部空间中的经验事物和社会相联系。而深层自我则是真正的绵延本身,它是由意识自身的直觉和反省才能把握的,才是真正本原的自我。所以,那个由种种关系利益决定的孤立自私的“小我”,其实只是假我。而包含着过去、现在、未来的,能与世界息息相通的那个“大我”,才是真我。
世界上一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等,他们是直觉的忠诚拥护者,且尝到了直觉的美妙。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一切伟大成就都始于直觉的知识,从不言自明的公理出发,才能加以推演。乔布斯毫不否认直觉对自己和苹果公司的影响,他的很多决定都是依靠直觉在几秒内完成的,没有严谨的逻辑分析,但都正确。他说:“直觉是一件非常强大的事情,比智力更强大。”
直觉能让我们停止自我内耗,我们的烦恼大多来自于沉浸过去和对未来的犹豫不决,这两种过度思考,都是自我内耗,会严重损害心理健康,导致抑郁和焦虑。而直觉能够直接有效地把我们从过度思考中解救出来,停止自我内耗。相信直觉,也就是敢于忽略外界的纷繁复杂,转向内部,聆听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不一定最符合社会标准,但一定是我们最想要的。爱因斯坦说:“拥有直觉的心灵是神圣的礼物,拥有理性的头脑是忠实的仆人。我们的社会荣耀了仆人,忘记了礼物。”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的声音和信息让我们迷乱。即使没人能保证直觉完全精准,直觉仍然被认为极具价值。直觉让我们确认自身的力量,面对抉择,我们反复思考,想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但却忽略了决策核心的概念是速度和准确性的权衡。当我们因为正确性而纠结犹豫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消耗有限的意志力。如果能更多倾听直觉,能节省更多时间,还能知道内心的选择是什么,让我们确认自身的力量,有时候还可能会产生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