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若安好,他便晴天

(2015-03-17 13:31:08)
标签:

育儿

教育本质

家长

重塑自我

自由舞蹈

分类: 育儿心经

  当今的家长,不知是计划生育的原因还是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的原因,对孩子的重视程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许多家长都宁可牺牲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而希望孩子能够出息,可以说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是自己心中的唯一,内心都发出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感慨。

  可事实是这个样子吗?答案是否定的。上周五我们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老师邀请了心理学乔兰芬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刻。乔老师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向我们娓娓道明了亲子的真谛---家长只有爱自己做自己,孩子才会真正的健康成长。

  家庭就像一棵树,孩子只是是树上的果实,只有大树枝繁叶茂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营养供给果实,才会达到硕果累累的效果和目的,如果一味的光顾着给果实抛光打蜡,短时间看到的效果是不错,但失去了根的支持,终究是会昙花一现,果实凋零。乔老师当年和我们众多的家长一样,不顾一切的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孩子身上,他厌烦对象的懒惰以及和她教子理念不同,毅然和对象离婚,认为自己独自带着孩子用自己的理念和努力肯定能把孩子教育好,甚至因为自己工作的地方与家相隔太远照料孩子不方便,毅然辞职。可事与愿违,自从和老公离婚后本来性格内向的孩子更加不愿意与人交流,学习更是没有达到她所想象的进步状态,所以她疑惑了,百思不得其解,想我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了,怎么孩子状态反而越来越差呢?她开始了反思,逐渐发现她是把对老公的不满情绪都带给了孩子,只要是孩子哪个地方做的不好就会说“都像你个不争气的爹",只要是孩子稍稍犯错,就会把根源追溯到孩子的爷爷身上”都像你家的根了“,孩子整天生活在她的愤懑和不满中,饱含着委屈饱含着艰辛,在苦水中泡大的孩子能性格开朗阳光向上吗?于是她顿悟了,开始弥补自己的过失,主动放下姿态想和前夫复合,可受过伤害的男人怎能放下自己的颜面?一句”你早早找个人再嫁了吧“把她的幻想再次扑灭,于是她又开始彷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她终于明白了,与其追寻一个没有结果的开始不如开始一个崭新的自我,于是她调整心态,放弃了以前的愤懑和不满,从修炼自我开始,从注意自己的形象开始改变自己,又找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遇到需要和父亲沟通的时候也不再回避,善于发现前夫和前夫家庭的闪光点,遇到孩子的优点积极的往夫家的闪光点上去靠,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虽然不生活在一起但两人都是真心爱他的,在最大程度上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让他又重新得到了父母的关爱,逐渐的孩子又开朗起来,同时看到父母积极向上,学习也开始蒸蒸日上,逐渐走上了正轨。

  我们生活中也很多这样的例子。自从孩子出生,家长的喜怒哀乐都系于孩子一身,自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全天候的靠上去伺候,很多女性家长早早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事业更是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等孩子上了小学后,成绩就是家长幸福的晴雨表,快乐着孩子的成绩,痛苦着孩子的分数,自己甚至边幅都不修饰了,在三十几岁的大好时光喊出了”我这半辈子都过去了一切都靠孩子了“的口号,特别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女性,单位的规章制度都不是给你制定的,反正我也不追求进步你能拿我咋样的心态比比皆是,家庭最重要的口号成为不干事业的借口。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我们观察起来成绩好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家长大多数都是单位的顶梁柱,多数都在单位的重要岗位工作。因为家长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你努力工作了,孩子会认为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会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看到家长忙碌的身影他会想到家长生计的不易,也会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逐渐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家长都本末倒置了,把教育孩子的因果关系弄反了,不是应该先去过度关爱孩子,而是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只有自己强大了孩子才能从自己身上汲取足够的营养,自己才有足够的能力把孩子带动强大,而不是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背负如此沉重的枷锁,怎能自由舞蹈?怎能挥洒自己的人生?

  我若安好,他便晴天,这是最正确的育儿之路,我认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