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制”会取代横行千年的“雇佣制”吗?
(2022-07-01 19:15:23)
标签:
企业管理合伙人制度合伙人 |
人是社群物种,没有獠牙,没有利爪,没有健足,没有飞羽,没有游鳍,不能上天入水,不能横行旷野,在原始生物族群中,属于战斗力最弱的一支。当祖先猿族的攀爬能力一步步退化后,在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中,一个身单力薄的单个的人,在野兽横行的丛林中,生存下来的概率为零。但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的基因序列里,牢牢地种下了一个片段:合作!
是的,要吃饭吗?合作,一起打猎去。要住宿吗?合作,一起找山洞、搭树窝去。要生娃吗?合作,找异性交配去。就这样,人出于本能,走上了合作而生、单挑必死的道路。同时,上帝虽然拿走了人动物性的雄健体魄,却意外授予人另外一个伟大且难以复制的生存本领:意识。
是的,有了意识之后,人的创造性被激发了:我要改变,我要做事,我要强大,我要与众不同!于是乎,人正式开始了能人(会做工具)、智人(会思考)的二次进化,这种进化帮助人延伸扩大自身的活动边界,强化了人的捕食生存能力,更重要的是,人开始运用意识,进行自我塑造,开启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伟大历程:人和社群的共同进化!
他们一起打猎,合而围之;他们一起御寒,群而聚之;他们一起生养,通而婚之。马克思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性感的名字:生产关系。
不难看出,人类的合作,从生存而来,为关系而去。生存关系越强劲高效,驱动的生产力发展就越先进,于是乎:房子有了,工具有了,家畜有了,地盘有了,粮食有了。合作中的人,开始真正掌控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些成果,都是人类的合作基因发挥主导作用的产物。
在这种合作生存关系推动下,衍生出群、村、寨、部落、联邦,乃至国的雏形。但是,马克思说,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没有多余的物资出现,人们只够填饱肚子,只能围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休息,没有论功行赏,没有能者多劳,只有平均分配,为着一个根本的目的一活下来。中国人把这叫作一一吃大锅饭。
再后来,工具先进了,生产力上来了,产出多了,地主家有了余粮,家与家之间、村与村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有了可供交换的东西。张家大哥多种了些玉米,李家妹子多养了几只兔子,两家人商量了一个办法,换着吃。这就是最初的交换。
不要小看“交换”这个意识和动作,它的出现,最终演变为交易,推动了后来的规模化生产、商业贸易和财富的大量积累。在合作基因的导演下,人类的交易关系,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其中一个叫作——合伙。
合伙,在人类的基因主导下,控制了人类的所有商业行为,并在意识层面构建了四项基本原则:
一、一个人办不到,就合作来办,而且必须团结,必须能玩到一起——合伙的价值观;
二、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得有大家认可的东西——合伙的基础;
三、各尽所能、各尽其才,得有个基本分工和权责划分,遇事得
有话事权,干活得有监督——合伙事务的分权分工;
四、参与合伙的人,要参与到最终结果的共享分配,好处人人得,不能被垄断独占——合伙成果的分配。
在合伙这个劳动关系的驱动下,人类的商业列车迈入了大步向前的马车时代、汽车时代、火车时代、飞机时代,乃至现在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未来,人正式的代称将会更名为“人族”,可怕吧,颤抖吧!
那么,在这个时代巨变的浪潮之前、之中,乃至之后,“合伙”,这个充满野性、更充满理性,甚至还有点暧昧的关系类型,究竟正在经历怎样的新变革与斗争?在风起云涌的机制选择中,为什么
“合伙制”将会取代之前横行千年的“雇佣制”?
生产关系的江湖,到底谁主沉浮?——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于地纬招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