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宋官钧瓷的主要特征3—黄泥色边棱和棕眼

(2012-04-19 19:11:26)
标签:

转载

    钧瓷起于唐代,北宋达到了鼎盛目前人们常说的钧窑,是指北宋著名五窑之一的宋官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宋官窑钧瓷主要特征如下:

一、宋官窑钧瓷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底色主要为天蓝、天青、月白、粉青,具有乳浊而不透明的效果。点缀色彩为丁香紫、葡萄紫、玫瑰紫、红紫斑、茄皮紫、朱砂红、鸡血红、海棠红等。根据留存于世的宋官钧瓷,可大体归纳为天青、天蓝、红紫三大色系。化验认为,钧釉呈色与釉中所含的铁、钴、铜等化学元素比例有关。天青色、深蓝、紫蓝、亮蓝的釉料中,氧化钴含量较多比;紫红色釉料中氧化铜含量较多;月白色的釉中则完全没有氧化钴。

二、宋官钧瓷胎骨厚重,器物边缘或棱骨突起处因釉薄,常呈现黄泥色边。

三、宋官钧瓷釉面气泡眼非常明显。

四、宋官钧瓷的又一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即在釉中呈现一条条逶迤延伸、长短不一、自上而下的釉痕,如同蚯蚓在泥土中游走, 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钧窑瓷胎在上釉前先经素烧,上釉又特别厚,釉层在干燥时或烧成初期发生干裂,后来在高温阶段又被粘度较低的釉流入空隙所造成金元以后的钧瓷已基本不见蚯蚓走泥纹。

      宋官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 钵、碗、尊、盂、胆瓶、梅瓶、双耳罐等。花盆、盆托、尊等器物底部往往刻有一至十的数目字,表示一套器物的大小序号,还有的刻有奉华等字样。宋室南迁后,江南地区仿钧瓷又悄然兴起。金元时期,北方各窑也竞相仿制钧瓷。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不仅仿制宋官窑钧瓷,还在它的基础上又创烧出铜红釉等新品种。

黄泥色边棱和棕眼分类如下,以下照片取自于宋金元钧瓷

由于文物学术界特别是两岸专家对宋钧瓷及金、元、明早期钧瓷界定不甚统一,加上史料匮乏,在国外拍卖领域,基本上将宋、金、元、明早期钧瓷列为一类,分界十分模糊。

1黄泥色边棱

http://s7/middle/89d2aecegb2204adbb066&690

http://s2/middle/89d2aecegb2204b375e01&690

http://s12/middle/89d2aecegb2204b83a82b&690

http://s5/middle/89d2aecegb2204c0c8554&690

http://s4/middle/89d2aecegb2204c58ce33&690

http://s1/middle/89d2aecegb2204ccea4f0&690


2棕眼

http://s16/middle/89d2aecegb2204e84b0cf&690

http://s7/middle/89d2aecegb2204ed0e5d6&690

http://s8/middle/89d2aecegb2204f1d2d87&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