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教学案
(2013-10-16 16:35:53)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
教学过程
一、
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白居易,字
2、写作背景
本诗取材于
3、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
城阙(
4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课中改进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部分:自“渔阳鼙(pí)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第三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请你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各层次的大意,看看谁概括得最好最准确。
(二)第一部分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有什么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鼙(
临邛(
凝睇(
2.下列称呼不是指称白居易的是(
A.香山居士
C.白乐天
3.李、杨爱情悲剧的时代背景是(
A.贞观之治
C.宦官当权
4.以下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家的是(
A.韩愈
C.张籍
5.《长恨歌》的诗歌体裁属(
A.七言律诗
C.七言歌行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B:缓歌慢舞凝丝竹(管弦之声聚而不散)
C:天旋日转回龙驭(指皇帝的车驾)
D: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课前自主学习
名句默写: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2)渔阳鼙鼓动地来,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云栈萦纡登剑阁。(4)君王掩面救不得,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秋雨梧桐叶落时。(6)________________,两处茫茫皆不见。
(7)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__。(8)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探究】
1、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2、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感情结合起来的?
3、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4、《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5、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
6、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7、概括主题: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8、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反馈练习】1、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天长地久有尽时,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惊破《霓裳羽衣曲》。(4)夕殿萤飞思悄然,_________________。
(5)行宫见月伤心色,__________________。
(7玉容寂寞泪阑干,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2.《长恨歌》以“长恨”命题,你怎样理解诗篇的结句“此恨绵绵无绝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李白的《清平调词》两首,比较白居易与李白描写杨玉环之美的手法有何不同。
清平调词两首
(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
4
过华清宫
杜
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
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
舞破中原始下来。
(!).对杜牧《过华清宫》(其一)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唐玄宗命人远途给杨贵妃送荔枝的描写,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
B.起句写从长安“回望”骊山,“回望”点明了题中的“过”字。
C.前三句对荔枝一字未提,只在“红尘”二字中有一点暗示,结句才委婉地揭出谜底。
D.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情景交融,含义深刻,风格清新而明快。
(2).诗人通过怎样的写作技巧来展现其对看到的景象的怎样的态度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感而发
从孟姜女哭长城,到刘兰芝为爱举身赴清池,再到梁祝双双化蝶,唐玄宗杨贵妃绵绵不尽爱恨交织的感情……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为《长恨歌》中的主人公写几句话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2、写作背景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李杨故事,当时白居易写下了《长恨歌》_,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长恨歌传》_。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3、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
回眸(móu
城阙(què
4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从此天下太平,但玄宗也开始贪图享乐了。从各处招来美女,其中以杨玉环为最,于是千方百计暗度陈仓让其成为自己的妃子。之后俩人沉溺欢爱。但好景不长,由于玄宗长期荒废朝政,导致地方叛乱,杨玉环也因此而被迫处死。在之后的岁月里,玄宗极度思念自己的爱妃。回到京城之后,找来道士为杨招魂,在蓬莱仙山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杨玉环,两人重温旧梦,但遗憾的是两人终究不能在一起天长地久,只能是天人两隔,长恨绵绵。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
第二部分:自“渔阳鼙(pí)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
第三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
请你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各层次的大意,看看谁概括得最好最准确。
参考一(简洁版):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参考二(诗化版):第一部分:重色思倾国,祸根此种植
(二)第一部分
1、开头为什么提及汉武帝?这和唐玄宗有什么关系?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有什么作用?
唐人心目中唐就是汉的再现。汉武帝宠李夫人与唐玄宗宠杨贵妃相似。
[白居易《李夫人》:“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如斯,君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
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运用夸张和对比,突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诗中那些地方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
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教生男重生女”等。
为了自己的爱人,李隆基可以无限放纵她的家人,他给了杨玉环所有的一切,他作为一个皇帝能给的东西都给了,他的江山他的社稷,他所有的一切。爱江山更爱美人,在江山与美人之间的取舍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人。
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反馈练习】1.略
2.B
3.B
4.A
5.C
A:御宇多年求不得(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的意思)
B:缓歌慢舞凝丝竹(管弦之声聚而不散)
C:天旋日转回龙驭(指皇帝的车驾)
D:其中绰约多仙子(美好轻盈的样子)
第二课时
1、找出诗中描写唐玄宗在杨玉环死后的心情的句子,哪些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它们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比如赏析“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的,见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都引起了唐玄宗的深深思念;赏析“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一切皆是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想到以前的卿卿我我,恩恩爱爱,而现在的形影相吊,情何以堪?有赏析“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的,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萤火虫这个意象象征什么,萤火虫,古人认为是腐草里生长的,生长在坟墓荒草旁,这里用到这个意象暗示了什么?唐玄宗此时不仅已经失去了手中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人生自由,被变相软禁起来,他住的地方有萤火虫说明他的孤独凄凉。而后面,“孤灯挑尽未成眠”,又暗示了什么呢?唐玄宗在彻骨的思念中整夜无眠,“世界睡着了,他还醒着”“人世间最痛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他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给他的惩罚,佳人已去,寡人还在,可寡人这条命要来又有何用?
在这里,作者反复渲染,层层铺垫,运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唐玄宗的悲伤落寞,凄凉孤苦,辛酸无奈。
2、试结合诗中第二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举例说明它们是怎样和表达感情结合起来的?
先让学生思考,再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这句诗就是说,春天花开的时候,秋天叶落的时候,唐玄宗都在想念杨贵妃,每一个花之晨,月之夕,唐玄宗也都在想念杨贵妃,总之,他就是无时无刻,时时刻刻都在想她。
3、文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杨贵妃的痴情?
①
②
③
④
4、《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两句作为全诗的结束语,点出了题名“长恨”之意;否定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虚幻愿望,加深对李、杨爱情悲剧意义的渲染,增强其感人的力量。同时在高度地概括了这种遗恨千古,悲痛悔恨的沉痛心情中,还起到了强烈的警示后人、点明题旨的作用。
5、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谁恨?恨什么?为什么恨?怎么表现恨?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谁恨:李隆基和杨贵妃
恨什么: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为什么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怎样表现恨:逃亡途中;入蜀道上;归途的思念;玄宗回京后的思念之苦。
6、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汉皇:荒淫重色
7、概括主题:透过这两个人物形象,你认为《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1)讽喻说。
8、这首叙事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这首诗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想想看,白居易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使你感动?
⑴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⑵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⑶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①李隆基:荒淫重色
②杨玉环:
⑷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
【反馈练习】
白诗多写动态美,白描写意,侧面衬托,虚笔写实,善创新喻,实中含虚。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4(1).D
(2)借古讽今,反映帝王贵妃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以史讽今,警戒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