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生产成本
(2)酿造成本
不同的包装风格自然成本不一,而这包装又包括外包装、酒瓶本身、瓶塞、瓶封、酒标等,都应算到包装成本范畴,尤其是软木塞价格更高。而一些酒庄还会专门聘请设计师对酒标图案进行设计,再加上个别酒庄在酒标和瓶身上设置的防伪标识等更是增加了葡萄酒的成本。
(4)人力
(5)其它
葡萄本身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葡萄的成本:对于一些需求较大的葡萄品种,如果供不应求,其出售价格自然也会增加。另外,对于品质优异、产量稀少的葡萄,尤其是好年份的葡萄要价也会更高,如果还是产自知名产区的特级葡萄园,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好的风土会通过影响葡萄的生长进而影响其价格。
由生产商直接销售的情况很少,因此在到达消费者手中前,葡萄酒需要通过代理商、分销商或者零售商等渠道来进行销售。而在这整个销售过程中,每一条销售途径都会有不同额度的成本附加费。
葡萄酒商在进行葡萄酒交易时要缴纳消费税、增值税或销售税等,而税收的额度也会根据政府相关规定以及酒品的具体消费量而定。这些都将相应地加到葡萄酒身上。再来说进口葡萄酒,还要缴纳关税。关税、消费税、增值税加起来都占到葡萄酒
CIF 价的近 50%。
5、其它
再来说说,4 块钱够买什么?估计连 1
斤葡萄都没不到,更别说还有酒瓶、酒塞和酒标,这些硬件一个都不能少。再加上漂洋过海过来的运费、人工费、仓储费……只想说一条: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人永远不会做亏本的买卖,那这瓶子里面最后能压缩成本的就只有葡萄酒本身了。这瓶子里面装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不管是什么,反正进口葡萄酒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喝下去,身体会有什么反应,这个也就不得而知了。成本这么一算,你还敢买
4 块钱的进口葡萄酒吗?
【作者简介】酒妹,红酒百科全书资深编辑,高级品酒师,超级无敌美女歌手,以“吃是为了肉体,喝是为了灵魂”为人生理想,不聊国事,只谈吃喝顺聊风月。同道中人,请加个人微信:sisw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