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磨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2011-12-14 18:32: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真精彩 |
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
一、检复导入。
1.听写句子: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书上的这一句话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把它划出来。齐读
海底到底如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今天让我作再次潜入海底,探寻海底世界的奥秘。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1.同学们先读读第2自然段,海底究竟怎么奇异呢?
(1)出示: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依然是宁静的。读出这种奇异。
(2)是不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呢?这么多的声音,这么热闹,怎么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呢?
(3)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呀?海里的这些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说些什么呢?你们同桌两个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吧!相机指导读好句子。
(4)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其他声音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那可能会发出哪些声音呢?今天老师带来了水中听音器,我们一起去大海深处听一听。(课件播放)
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出示: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5)难怪作者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导读)
2.海底动物不仅发出的声音奇特,而且他们的活动方式也非常有趣。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数一数这小节有几句话。
(1)大家看看这几句话里哪句能管住这一段?这样的句子叫中心句,能概括整个这小节的意思。
(2)围绕这句话作者写了几种海底动物?用圈圈出来。
(3)你能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种小动物,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活动的吗?
(4)生上台表演,边表演边自述,后再请学生猜,相机指导朗读。
那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5)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远不止我们书上所写这么多,那同学们看这小节的最后的句号,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标点符号,换什么?为什么?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好?
(6)这一小节,围绕中心句,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五种活动方式。第一句与后面的几句话的关系是——总分关系(板书),这样的段式结构我们叫它为“总分段式”,如果把这个中心句放到后面,那就叫——分总。
(7)指导分角色朗读。
(8)引读最后一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海底的植物也非常的有趣,同学们读读第4小节,这小节里也有一个中心句,能找出来吗?
围绕中心句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底植物的什么特点?同学们对海底的植物比较陌生吧,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播放:海底植物
看完有什么感受?齐读这一节
引读最后一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海底还有着宝贵的矿藏资源,读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据最新资料介绍,人类所需要的许多物质和资源都可以在海洋中找到,而且储藏量相当丰富。海底蕴藏的铜矿就够全世界用六千年,铝够用二万年,石油储藏量是陆地储藏量的3倍。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什么?齐读这一节
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课文学到这儿,想不想现在就去一睹海底世界的精彩(欣赏视频)。现在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一句?
三、总结拓展
1.学到这里你能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课文2—5自然段的意思吗?(出示学生的答案)
2.把这几句话连起来就可以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了,你试一下。(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老师把它叫作——串连段意法)
3.再看这段话,如果也给这段话加一个中心句,你准备加什么?书上有现成的。这句话放在前面就和课文第3自然段一样了,我们就把这样的构段方式叫——,如果放在后面呢?
4.仿照写话,写一个段落。
5.对于大海,我们肯定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向大家介绍一本书——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两篇文章——《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