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标签:
教育 |
分类: 2014小课题 |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掌握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等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掌握典型物质的特征颜色、物质间反应的特征现象
3、培养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4、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激发求欲、提高学习兴趣——理清思路 找准突破口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归纳、理解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1、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特征颜色、物质间反应的特征现象
2、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复习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介绍
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但同学们普遍感觉这类题难度较大,解题时不知从何下手,下面大家来探讨这类题的解题技巧。
二、复习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
三、解题的一般思路
四、推断题的常见突口
1.物质特征
⑵
⑶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S;气体单质有H2、N2、O2;无色气体有H2、N2、O2、CO、CO2、CH4、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H2O。
⑵沉淀颜色:BaSO4、AgCl、CaCO3、BaCO3(白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
⑶
⑷
3.反应特征
⑴
⑵
⑶
⑷
⑸
五、推断题解题的常用方法
(1)若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A+B:
(2)若E为一种盐,则A、C的化学式可能是
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B+C:
解析:同学们在解这类题时,一定要抓住题中的突破口,如:颜色、现象、特性等。通过正向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此题的突破口是:(1)A为固体非金属单质(碳)、E为红色固体单质(铜)和方框图隐藏条件——置换反应,即C+2CuO高温2Cu+CO2↑;(2)E是一种盐,则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来推断,能生成盐的反应比较多,此题答案开放。
答案:(1)B:
B+C:
2.
有些推断题,利用题给条件﹙即“果”﹚探求未知﹙即“因”﹚。同学们可以运用物质相互反应规律由因究果的思维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得出结论。
例2
⑴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⑶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此题关键是抓住题给条件: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和方框图提供的信息,通过逆向思维方法进行推理得出结论。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沉淀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碳酸盐不符合题意),逆向反推,F是碳,E是铁,A是氢气,B是铜,H是氧化铜,C是硫酸铜,D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钡的化合物。
答案:⑴Cu(OH)2
3.提出假设
有些推断题,可以根据题给条件,提出假设,然后归纳推敲筛选,得出合理的假设范围,最后验证得出的结论。
例3
①
(1)X是__。
(2)符合上述条件的Y、Z有多少种组合,请任意写出一种组合:Y是__;Z是____。
(或K2CO3等)
4.发散思维各个击破
例4.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http://s16/mw690/002zBBIUzy6QN6v5HDp7f&690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此题以冰雪灾害为背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推断。解题时可以抓住各部分题给条件,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就可以推断出融雪剂一定不含硫酸铜,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无色溶液里含有镁离子,后面无色溶液加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离子,综合分析可知,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钠。
答案:(1)MgCl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