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之《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2020-04-04 13:16:41)分类: 教育教学(原创) |
单元目标:
1.
2.
教学目标
1.
2.
3.
4.
教学准备:PPT课件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单元导读+《四时田园杂兴》
课时目标:
1.按要求会认、会写古诗中的生字,读准字音。
2 .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3.初步体会诗人是如何把重点内容写具体的。(难点)
4.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尝试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
解析单元导语页
二、新课导入
我们现在的童年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大家想不想知道几百年前的儿童都做些什么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跨过时间的洪流,感知一下宋朝的孩子是如何渡过自己的童年的。(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图片中的孩子在做什么,之后说:宋代的大诗人们见到这幅情景会怎么描述呢?出示古诗,读一读。然后图与古诗可以让孩子们找对应连一连。最后揭题。之后再过渡走近作者,用人物名片的方式呈现:头像,简介,其他作品等。)
三、走进作者
范成大: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他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雷震:宋代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四、生字新词(这个环节放到诗中,出示整首诗,圈出生字,正音,多音字,会写的字。之后要再读一读,一首诗一首诗的读一遍,要求诗读正确。)
1.我会认
2.多音字:供、陂
3.我会写:重点指导“昼、晓”
五、需要过渡语:读正确还不行,还要读出诗的味道。第一诗的节奏,第二是韵味:了解诗意,读出感情,一步步来。(注意要有节奏划分的环节)
解诗题
1.《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意思?
解题: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2.范读古诗,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六、释诗意
1.前两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2)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预设: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插秧、收割、犁地、积肥……农村的劳动非常繁忙。(那就可以尝试改诗句昼出XX夜XX)
2.后两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诗意:小孩子虽然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2)你能想象孩子们学种瓜的样子吗?
预设:有模有样,一本正经,非常的可爱……
(3)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课后第2题)感情朗读指导:看到此情此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可以请孩子设想:小孩儿的/大人的/邻居的/路人的/诗人的……带着不同的感受去读诗句,读出不同的味道来。
七、悟诗情
1.结构梳理
儿女:昼耘田、夜绩麻
童孙:傍桑阴,学种瓜
2.主题概括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
3.
4.
A.供认不讳(gng)
B.供不应求(gòng)
C.理解(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