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点仿)
(2019-12-25 12:34:48)分类: 教育教学(原创) |
安徽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项目的领航名师张丽丽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统编教材习作课例《赵州桥》(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道过渡句的作用,并会运用。
2.学习围绕关键句,把特点写具体的写法。
3.仿照课文《赵州桥》2、3自然段,用上含有“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语的句子,来表达过渡的意思,写一写菊花。(或最想表达的,比较熟悉的事物。)
4.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在上课伊始,张老师先让孩子们进行“关联词”热身,回顾学过的关联词语,
并让孩子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关联词语来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以此来检测学生们掌握关联词语的情况。之后,张老师出示《赵州桥》的第2、3自然段内容,让孩子们在这两个段落中寻找关联词语(既……又……;不但……而且……),并读出相关的句子。张老师通过孩子们找到的关联词,让孩子们抓住“既……又……”这个关联词从第2自然段体会桥的坚固。又让孩子们通过“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让孩子们预测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内容。在这里,张老师以桥上姿态各异的龙为例对桥的美观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孩子们知道桥美在哪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写出桥的美观的。并让孩子们大胆想象除了书中描写的龙的姿态,赵州桥上的龙还可能会有什么形状的?以此来告知孩子们写一种事物我们既可以写看到,也可以写想到的。
张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以仿写为主,从关联词入手,利用过渡句对孩子们的写作进行指导。以课本为依托,以教促写,捉住了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张老师虽然是让孩子们进行仿写,但是并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孩子们习作兴趣的保护。张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对中低年级的仿写又有了新的认识,非常有幸能听到这样一节好的习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