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的书写很有故事感,戏分很足。像《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这样有故事感的章回,这在全书中都是不怎么多见的。
按说,这一回的故事感这么足,读者该满意了吧,该看过瘾了吧。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很多读者并不满足于此,给这一回里的王夫人加了很多戏。
在《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中,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告晴雯的状。王夫人听了王善宝家的的话,对凤姐说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今日对了坎儿,这丫头想必就是他了。”没过一会儿,晴雯便被王夫人传唤了来。王夫人见了晴雯,又冷笑着说:“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
就是在这两个地方,很多读者给王夫人加了不少戏,当然,加的都是内心戏或背景戏。有的读者说,王夫人拿林妹妹来比晴雯,而她是那么讨厌晴雯,可见王夫人也不喜欢林妹妹;还有的读者说,王夫人把晴雯比成病西施,这分明是在指桑骂槐,她说的“病西施”就是林妹妹嘛。
你这样来给王夫人加戏,是在可怜她吗?好像是的哎,王夫人的戏份确实有点儿少。但你这样强给她加戏,是不是也有点儿太过了?
我们首先来看,王夫人问凤姐的话。王善保家的告了晴雯的状以后,王夫人为何问询起了凤姐?那是因为她不知道晴雯是谁啊。那她怎么办?将她觉得是晴雯的那个人和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联系起来,这是问话的策略。这种策略,我们也经常用起的。你给我说起一个张三,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就会说张三是不是长得像王五啊,我这样一说,你说的张三我才对上了嘛。回到王夫人这里来看,因为她不熟悉晴雯,她不知道怎么向凤姐问晴雯的情况。再加上,她不知道凤姐是不是熟悉晴雯,那她怎么向凤姐询问晴雯啊?总不能她对凤姐说:“晴雯是不是那个丫头?”凤姐听她这么问,大概只能回王夫人:“哪个?”王夫人接着大概会说:“哎呀,就是那个丫头嘛。”
两人要是这样对话,什么时候能把问题搞清楚啊?说到猴年马月,也说不清晴雯是谁嘛。正好林妹妹是大家熟悉的啊。“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这正体现了王夫人会问话。宝玉房里的丫头嘛,大家可能都见过,但叫不上名字来,人和名字对不上号。这个时候,王夫人一下子抓住了晴雯的特点,缩小了凤姐在大脑库存里搜寻丫头的范围,很快就确定了到底谁是晴雯。我们从常理来推断,这实在是不能成为王夫人不喜欢林妹妹的证据。
再说一下这个“病西施”。晴雯去见王夫人的时候,她是个什么状态呢?这个书上是明确说了的。当时,晴雯的身上不自在,睡中觉才起来,正发闷呢。晴雯这个状态,王夫人说她是病西施,也是形容得比较恰当的吧,何来指桑骂槐呢?
不禁想起了一个对联:“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 论心终古少完人。”王夫人对林妹妹是不是不喜欢,我们也应该“论迹不论心”才是。若要像有些读者那样对王夫人行诛心之论,那不喜欢林妹妹的人多了去了。
第一个,史湘云。她曾说有个戏子像林妹妹。
第二个,薛宝钗。她扑蝶时,听到了小红的对话,躲之不及,谎称正在找林妹妹,祸水他引。
可事实上是这样吗?
你可能会说史湘云和薛宝钗确实有不喜欢林妹妹的地方啊。
你确定?你确定这是你的答案?
要不,你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