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代优秀建筑——沈阳帅府西院红楼群

(2012-03-06 09:10:06)
标签:

杂谈

中国近代优秀建筑——沈阳帅府西院红楼群

(2011-08-22 22:58:37)
 

              红旗广场的博客

沈阳张氏帅府全景

http://s5/middle/8a237885hacb774df9424&690
    帅府西院红楼建筑群设计师杨廷宝早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他所在的天津基泰工程公司因他的设计方案被张学良夫妇选中而通过了项目竞标,1929年由荷兰建筑公司开始兴建。1931年“九·一八”后,打好地基的工程停建使得荷兰方要求张家赔偿损失,被回绝遂诉诸国际法庭,法庭判处日方履行合同义务,在国际舆论压力下日方支付了全部建筑费用,使得工程得以延续至完成,但遗憾的是原设计的7座楼改成6座。

一号楼

http://s15/middle/8a237885hab19672537ee&690

二号楼
http://s4/middle/8a237885hab1968c05d83&690

三号楼

http://s11/middle/8a237885hab40bcd0d7ca&690
四号楼

http://s15/middle/8a237885hab40bfd354ce&690
      杨廷宝的设计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又有所探索和创新。他把西方传统的立面的繁复形式作了大幅简化,在细节部分增加了中国元素,使得红楼群既保留了西方古典韵味又巧妙融入了中国传统审美符号。每一座楼的平面布局、立面造型各具特色,但风格大致相同,如雕花、柱廊、门窗边框全部采用同一种石材,色彩搭配出强烈反差,立体感凸出。

五号楼
        红楼群整体是对称的,前三座楼是一正两厢房,后三座呈E字形,既突出了军阀府邸的气魄又兼具着闲适的生活气息。红楼群外立面为清水红砖,红瓦坡屋顶,仅在墙角和窗框处用砂浆装饰,整体色调稳重和典雅。 
窗及窗口
       红楼群建成后名为“中央图书馆奉天分馆”,但实际先由 伪奉天第一军管区司令部占住并成为兵营和后来的国民党奉天市党部及接收大员等占据。解放后红楼群曾是辽宁省图书馆所在地,1995年省图书馆迁往新址,现在是省文化厅为主的几家单位的办公所在地。
局部1
    在沈阳市房产登记档案中明确了这片红楼群的“产权人”仍然是“张学良”。据文化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辽宁省文化厅即将迁出西院红楼群。张氏帅府西院红楼群经重新修缮后,将建立东北近代历史博物馆,集中举办张作霖、张学良、张学思等历史人物专题展览。西院红楼群、中院四合院、东院大小青楼、东南侧帅府舞厅重新聚首,重现张氏帅府建筑一家亲,已为期不远。
西北角现状
http://s4/middle/8a237885hab2d24546c43&690
西面地下商场施工现场
东北部小花园
http://s12/middle/8a237885hab40dd2b410b&690

    红楼群的改造方案出台:建筑外部不做改动内部按展览布置,重新开放五号楼东侧原有通向帅府的门,南大门入口处水池保持原貌并加强美化,东北部的原绿地小花园的金属支撑架拆除然后铺设石材小路供休息空间,三号楼东侧设置张学良雕塑,在二号楼和三号楼之间的楼洞口对应地方设置一个小的中国传统园林水景,拆除整个西侧后期所建围墙而采用南侧通透形式使建筑完全暴露出来,西部外墙绿化和北通天街连成一体,照明引入突出夜间景观效果。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