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陶瓷》,花了35节讲高古瓷,作为高古和“元明清”的过渡,我们接着花7节讲流失海外的国宝,又花10节讲“绝世宝瓷发现记”,承上启下,今天开始讲“元明清”了。
元代的瓷器当从枢府瓷说起。
这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定烧的一种瓷器,因色白微青,恰似鹅蛋泽,故称“卵白”。景德镇在元代烧造了一种印花小足器,其中以器内印有“枢府”字样的为最好,故后人又把这种印花白釉瓷器称为“枢府窑”器。
枢府器以印花为主,盘、碗等圆器采用压模印花装饰,印花的题材比较简单,常见有双龙纹。一般说来,印有“枢府”、“太禧”等字款的器物,无论在胎质、釉色、制作工艺上都比较精湛,正如《格古要论》所说“内有枢府字者高”,但习惯上所指的枢府器并不一定全部是元代官府的专用器。
元代枢府釉类型的瓷器在各地出土和民间收藏数量相当大,安徽歙县1984年发现一窖藏,出土109件带“枢府”铭文的瓷器。1987年杭州出土26件枢府釉瓷器,其中有一件带有“福禄”铭文的作品。上海青浦县元任氏墓、江西高安窖藏、乐安窖藏、河北磁县南开河沉船、河北保定窖藏、新疆伊犁霍城等地均出土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枢府釉瓷器。新加坡富康宁遗址出土大量龙泉青瓷的同时,也出土有枢府釉瓷器。菲律宾出土许多中国瓷器,其中就有枢府类型的瓷器。在新加坡居住的一位退休的昆虫学教授,雇人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古坟,将挖出的瓷器送到他家,他家收藏了大量中国瓷器,其中就有枢府瓷。韩国新安海底沉船前后打捞上来1.8万件瓷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枢府瓷,这证明在元代,枢府釉瓷就参与了对外贸易。
各地博物馆均有枢府瓷的收藏,故宫博物院都收藏有“太禧”铭文印花作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枢府”、“福禄”铭文的作品,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有“昌江”铭文瓷器,中国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东卫”铭款的印花盘。
枢府瓷器到明初还在生产,南京地区一些明初墓中均有发现,大约在明中期停止生产。元枢府瓷器的烧制是元瓷工艺提高的表现,为明初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故宫博物馆收藏的“太禧”铭文盘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王白”铭文高足碗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枢府瓷盘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云龙纹高足碗


馆藏模印凤纹龙柄枢府釉壶

网友收藏的枢府龙纹砚洗,其盖上的龙纹十分精致




印有“枢府”铭文的盘底

龙纹枢府瓷盘底


网上所见枢府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