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游戏我做主——读《我的游戏我做主》一文有感

(2014-04-09 12:27:47)

    最近一直在研读学习最热门的《指南》,也听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专家讲座,如醍醐灌顶,感悟不少,对于“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句话貌似有了一定的感悟,但是对于如何预设游戏与放手幼儿之间的关系上,我一直是迷茫的,既然我们一直在强调要学会放手,还给幼儿自由的游戏,那么我们的预设还有必要吗?离开了我们的“万分担忧”,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些什么呢?今天无意中撞到一篇文章《我的游戏我做主》,细细品读了几遍,无形间解答了我的困惑。

    作者在文中用了“管道工”和“叠叠高、抽抽乐”两个游戏的案例,他说这两个游戏和其他游戏一样,源于教师的精心构造,它可能没有竞赛性游戏那么扣人心弦,也可能没有必须遵守的操作流程,它只告诉了幼儿一些评判的标准,它为幼儿提供了极大的游戏过程空间。在这两个游戏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幼儿因自主选择、自主安排产生了多种游戏可能,获得了多种游戏经验,更看到了幼儿屡试不爽、百玩不厌的热情。

    我想起我们班也有类似管道的建构积木,当每次有孩子玩这种玩具的时候,我看到幼儿连接起起点和终点,并呈现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时,往往会期望他下一次的搭建更简洁些,最好直奔终点(游戏规则:在管道起点处放一弹珠,随着管道的弯曲变化弹珠也能随之向前滚动,直至弹珠滚到终点即为胜利。);而如果看到有幼儿干脆利落地用一截管道连接了起点和终点,我又会忍不住引导他下一次的搭建能不能复杂些,多一些拐弯呢……其实,搭建小路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曲折蜿蜒、直达终点各有千秋。如果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我是不是可以更放手些,让幼儿在不一样的布局中感知“百转千回”和“直截了当”的差异呢?

    我想我需要少一些担心,多一点相信;少一点“负担”,多一点鼓励。事实上,“低负担”也有“高品质”,“低负担”的背后是“相信幼儿”“等待幼儿”的理念,这时幼儿经历的是渐渐成熟、慢慢领悟的过程。如果想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我们放手时会更淡定。

    当我们相信幼儿有学习能力,从而在预设活动时将自主探索的空间留给幼儿;当我们不再时时以“鞭策”幼儿为主旨,而是让幼儿拥有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经常说“孩子,你慢慢来”;当我们把在活动中让幼儿出现“多种可能”视为追求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不断调整;当我们相信每个幼儿都能从不确定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中获得不同经验,且得到的发展各不相同,那么幼儿的学习内驱力才会真正产生……而游戏在此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