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音乐节拍胎教潜能美术 |
分类: 家庭亲子游戏 |
2~3岁培养幼儿节奏感的智能游戏
(文:刘纪平 / 图:杨莉芊)
人们常常看到1、2岁的孩子听到熟悉的音乐会跟随音乐的节拍摇动身体,会举起双手打拍子,甚至会跟着音乐的节奏跳舞,而语言发育快的孩子还能够边唱边舞,似乎这一切的的形成是十分自然的事。
任何人都喜欢聆听悦耳的乐曲,欢快的节奏,美妙的旋律,或许这应该可以说是人类的本能。
在胎教、早教的有关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音乐可以开发儿童大脑右半球的功能,胎教音乐可以启迪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更聪明的种种说法。据此,人们开始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并多方设法,身体力行。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买钢琴,提琴等高档乐器;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还要陪学陪练;学唱歌、听名曲,认为这才叫学音乐,凡此种种就可以叫作早期音乐教育吗?细观国外的幼儿教育,培养节奏感的教育才是音乐的启蒙教育。在国外可以见到,托儿所或幼儿园的音乐课上,老师带着几个孩子边听音乐边拍手、跺脚、击打乐器敲击节奏;而不象我国幼儿园教孩子唱歌,说儿歌,跳舞。二者的区别显而易见,我想这是基于对音乐的理解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在音乐教育中节奏感的培养应该是基础,那么在家庭游戏中如何融入节奏感的训练呢?下面的几个游戏或许有所启示。
l
拍手歌是老少皆宜,不限人数,不限场合均可作的游戏。我建议你根据曲调和当时的场景随意配词。
5
5
如果 高兴 你就 拍拍 手
5
5
如果 高兴 你就 拍拍 肩
5
5
如果 高兴 你就 和我
7
1
我们
用词越简单,动作越明确,对小孩子越适宜。这种简单的节奏游戏其实不仅仅练节奏,同时还在做动作时练习大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在记词记曲的过程中,还锻炼了记忆力;要唱准确还需练习音准和音高;边听边唱边玩,孩子在音乐中体验愉悦。让孩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体会音乐之美妙并逐步建立对音乐的热爱其实就是我们的宗旨,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的一种情操,一种修养。
l
你相信吗?音乐和美术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我们训练孩子节奏感时也不可忽略绘画。这种被称为绘画诗的绘画中包涵了节奏感的训练。比如“两个面包圈,一个放一边,加上大面包,中间切一刀,哇!原来是只癞蛤蟆。” 当然绘画也在练习手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每当孩子画好一个图时,你一定要及时称赞他,让他保持绘画的热情。绘画诗是边说边画,因此还要注意吐字准确及语言和绘画的一致性。
对于不爱画画的孩子,你可以拿笔在前面画,让孩子拿笔追随你的笔尖画,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就可以完成绘画。成功的喜悦会鼓励他再画下去,慢慢他会爱上绘画。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