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1岁生长春季磨牙12-18个月 |
分类: 养育与护理 |
(文:刘纪平/图:网络)
一、什么是睡眠
睡眠是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下中枢广泛处于抑制过程的一种生理状态。
二、充足的睡眠益处多多
睡眠有助于小儿的脑发育,有助于儿童记忆力的增强,并且可以防止儿童未臻完善的脑皮层神经细胞因过度的兴奋而造成的大脑疲劳,益于脑功能的恢复。
睡眠时机体内以合成功能为主,因而可为机体的生长发育储备足够的能量和原料;同时睡眠时机体的循环、呼吸、泌尿等多种生理活动以及新陈代谢均处于较低水平,全身的骨骼、肌肉也处于松弛状态,这样既减少了机体能量的消耗,也使整个机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另据生理学家证实:小儿的生长速度在睡眠状态下是清醒状态时的3倍。其可能的机制为,位于大脑底部的脑下垂体所分泌的生长激素只有在睡眠时分泌的最多,而醒着的时候分泌的量则很少。生长激素能够促进机体本身的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及内脏等的增长。因此,睡眠对于孩子的健康十分重要。
三、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对周岁以后的孩子,培养其良好的睡眠习惯十分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的睡眠充足,那么他一整天都会显得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而睡眠不足的孩子则常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易激惹、肌肉松弛、体重减轻,同时消化吸收的功能也会降低,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孩子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发育。
良好的睡眠习惯应该包括:按时定点睡眠,晚上8点钟即能独立、自动入睡,早晨能自动醒来,每天中午睡1~2小时。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重要的是有效地引导好孩子,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要使孩子逐渐熟悉并习惯于睡觉前的一些准备活动,如:
●告诉孩子几点了,到了该睡觉的时间了。
●睡前要洗漱,上厕所,更换睡衣。
●拉好窗帘;使室内灯光变暗。
天天如此,小儿便会渐渐地养成习惯,每当进行这些活动的时候孩子就会自然地想到:噢!我该上床睡觉了。同时,睡前父母一定不要忘了:让孩子感受到您对他的爱,父母应以轻柔爱抚的动作,用温柔体贴的话语,鼓励小儿很快入睡。
四、幼儿睡眠充足的标准
●清晨自动醒来,精神状态好。
●白天一整天精力充沛,活泼好动。
●食欲正常。
●体重、身长按正常的生长速率增长。
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创造一个适宜、良好的睡眠环境是保证孩子得到高质量、充足睡眠的前提。应该让孩子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睡觉,并为他布置一个温馨而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的环境应安静,室内的灯光应暗一些,室温应控制在20℃~25℃为宜。
●睡眠时应拉好窗帘,以营造一个较佳的睡眠氛围。窗帘的颜色不宜过深。同时还应注意开窗通风,以保证室内的空气新鲜。
●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床,床的软硬度应适中,以保证孩子脊柱的正常发育。
●临睡前将孩子的脸、脚和臀部洗净,1~1.5岁的小儿尚不会刷牙,可用清水或茶水漱一下口;这些都做完后再上一次厕所排一次尿;然后换上宽松、柔软的睡衣即可就寝了。
六、睡眠不安的种种原因
孩子睡眠不安有可能因机体的某一部分不适,而在大脑皮层形成较强的兴奋灶,影响了皮层正常的抑制扩散,如口渴、鼻子堵、过冷、太热等等。但对于1岁以上的幼儿来说,则多由于睡前接受了外界过强的刺激后,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所致。如睡前剧烈运动,看了恐怖的电视节目,听了可怕的故事,父母逗孩子玩得高兴使孩子过度兴奋,因不听话遭到父母训斥甚至打骂等,都会在孩子的大脑皮层留下不同刺激的痕迹,致使其在睡眠时抑制的扩散出现障碍。因此,对于睡眠不安的孩子,应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消除幼儿心理上的障碍和可能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保证孩子安然入睡。
七、夜间磨牙可能的原因
夜间磨牙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可能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白天过于紧张、激动,玩得太兴奋;晚饭吃得太多或进餐时间太迟;睡前过于兴奋。
●病理性原因:患有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牙槽脓肿等;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气管炎等;有20%~25%的寄生虫感染者也可出现夜间磨牙的情况;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炎、消化不良等;钙缺乏时也可出现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