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正一帆高悬春暖百舸争流(一)——大方金塔高中语文组体验卷、示范课点评
(2024-11-27 19:31:07)分类: 专业发展 |
风正一帆高悬
——大方金塔高中语文组体验卷、示范课点评
受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林瑞君老师邀请,为学校高中语文组的体验卷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作个点评。今天我点评的标题是“风正一帆高悬,春暖百舸争流”。
这个标题是一个对偶式标题,其中的“风正一帆高悬”化用了杜甫的《次北固山下》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春暖”化用了雪莱《西风颂》中的“如果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百舸争流”则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的“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句子。同时标题还具有以下比喻象征意义:“风正”“春暖”比喻学校高中语文组的风清气正,生机勃勃;“一帆高悬”“百舸争流”象征我们的组长林瑞君这面巨帆高挂,引领我们语文组同行在语文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语文组全体教师人人奋勇争先,个个力争上游,学校争妍斗艳,金塔日新月新!
以此为标题,可以统帅全篇,可以画龙点睛、纲举目张。
一、高中部语文组体验卷点评
(一)体验卷出彩五处
一套有相当研究价值的好题,其出彩之处有以下五个方面。
1.导向明确
三研究:目前学校的现状是青年教师对课标、教材、真题不知道怎么研究,不知道怎样把三者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差课废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学校组织了这次青年教师的答题体验活动。这套体验卷的体现出以下导向作用:一是认真研究课标、教材、真题,二是研究课标之标、教材之本、真题之用的价值,三是研究课标、教材、真题的使用如何融会贯通、有机统一。
2.主题响亮
一主题:这套试卷通过突破课标、教材、真题研究瓶颈,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真正做到“教必有向,教必有法,教必有规,教必有获”。
3.主线清晰
一主线:全卷以“课标、真题、教材”为命题主线,贯穿始终;课标是教学之标,教材是教学之本,真题是教材之用,28个小题紧扣“标、本、用”,突出其作用。
4.逻辑严密
巧布局:整个试卷布局巧妙,逻辑严密;试题与试题之间、各个试题的知能点的分布、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前后联系,形成有机整体。如26、27、28题。
26.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具体说明确定的依据(不可照抄材料)(15分)
27.根据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及相应的教学活动。(25分)
【评析】这两个题的亮点在于:两个题前后关联,形成了有机整体,前一个题是后一个题答题的基础,同时有创设了教学情境,突出了无情境不命题的要点。真的精彩!
28.谈谈高考试题是如何渗透语文学科素养的?又是如何关联教材的?请结合前面第二部分高考真题举例阐述。要求:条理清晰,字数在500以内。
【评析】课标、教材、真题,三者融会贯通,浑然一体;既考查了学科素养的把握,又考查了教考关联的理解,还考查了教师写作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确精妙!)
5.版式清爽
整套试卷具有美学元素:客观题的各个选项字符大致相等,形式整饬美观;主观题的表述简洁明晰,指向准确明了,版式字体清爽养眼。如3、4、5题。
3.教研组研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评价”的理解,下列不合适的是(
A.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
B.语文课程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
C.语文教师作为课程评价的唯一主体,应当依据评价结果对学生提出学习建议
D.教师可根据实际采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4.语文组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围绕“把握好技术与语文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展开研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创设生动的语文课堂情境
B.信息技术有利于教师整合多元语文教学资源
C.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和过程
D.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在线开展混合式语文学习
【评析】3、4两题各选项的字符相等,形成了整饬之美,给人以悦心悦目之感!
5.教研组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展开研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应该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注重积累文学鉴赏经验
B.应该引导学生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C.应该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并且要求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文学作品
D.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文学创作的成就感
【评析】第5题,AB字符相等,CD字符相等,形成了参差错落之美,使人有悦情悦志之趣!
(二)体验卷商榷三处
1.视野痛点有待完善
四大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西方进步文化,可惜外国文学弱化。
四大视野:历史视野、现实视野、未来视野、全球视野,命题应该有广度,可惜的是全球视野屏蔽。
两大痛点:文言文言与文教学(中学生三怕之一)、写作教学(中学生三怕之二),可惜没有涉及。
2.命题难度有待提升
一套好题,在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上应该有精准、精细、精到的体现,而本套试题在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的把握,还不尽如人意,有的题难度太小,影响了效度、区分度。如第8题。
8.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包含“词类活用”的语句,下列不适合的是。(3分)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烛之武退秦师》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评析】考高中语文教师,如此难度,人人都会,没有区分度,可惜可惜。可以换成近年高考的文言文断句题的形式,选择一段有较大难度的文言文,让老师们断句,这样,既可以上升难度,又使试题具备了区分度,不亦可乎?
3.试题细节有待推敲
一、课标教材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叙述不正确是(
【评析】该删削的未删削:课标教材选择题的说明中有“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可见“每小题3分”就已经清楚告知,而下面的每小题后都有“3分”的说明就属于叠床架屋,多此一举,应该删除,可惜该删削的未删削,遗憾之一!
4.语文组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培训活动,围绕“把握好技术与语文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展
开研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可以用来创设生动的语文课堂情境
C.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和过程
9.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青春激扬”诗歌训练……下列总结不正确的是(
A.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领悟,提炼出写作主题
C.选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才能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
【评析】能整饬的未整饬:第9题ACD选项字符数相同,B项少一个字影响美观,增添一字可便可整饬,如“用”改为“运用”或“诗歌艺术感染力”的前面加一个“的”,就能够使四个选项字符数相同,从而使试卷具备了整饬之美,可惜能整饬的未整饬,遗憾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