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念教育家钱梦龙老师

(2024-07-08 10:38:25)
分类: 专业发展

追念教育家钱梦龙老师

午后暖阳 桃李诗话 2024-05-23 07:00 江西

前几日,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好友发了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辞世的消息。

有表达哀思的,表达怀念的,也有表示感激的……

我为自己几乎对钱梦龙老师毫无所知感到深深的歉意。

基于对自己浅薄的自责,我查阅了钱老师的相关一些资料。

越深入了解他的教育思想,越觉得他就“教语文”喊出 “带着镣铐也要跳好舞”的口号是多么震撼人心。

生平简介:钱梦龙(1931-2024),上海市人,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著名语文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上个世纪80年代首创“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著有《导读的艺术》《语文导读法探索》《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

钱老师的书里有许多他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形成的教育理念,我从中摘录了10句教育箴言来学习,以求弥补之前未识老师的遗憾。

1.教师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2.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知道谁的问题,教师并不定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而学生也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

3.所谓“基本式教学法”,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

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主要实践方式是“读”文章,那么着眼于学生“自己读文章”的这种实践方式理应叫作“自读”。

教师的职责自然就是“教会”学生“自读”,故谓之“教读”。

“复读式”则是在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过程基本完成以后的一次消化、运用知识的过程,从认识的环节看,是一次“再实践”,以达到进一步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和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

“自读——教读——复读”正好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过程。

4.凡符合语文教育基本规律的东西和我国母语教学传统中的精华部分,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变,需要勇气;不变,有时候需要更大的勇气。对各种外来的理论,既不盲目拒斥,又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拿来”为我所用,并且一定要使之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实际。

5.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包括五个方面:读写听说能力如何?是否具有相当的语文知识?对母语是否有深厚的感情和正确认识?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如何?是否有较宽的文化视野?

6.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除了基本“教参”几乎什么书都不读,什么文章都不写,一心想在教学方法上花样翻新,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水平,这种舍本逐末的追求,结果不然是缘木求鱼。

7.老师自己爱读书、会读书,才有可能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老师自己爱写作、会写作,才有可能教出爱写作、会写作的学生。

8.语文教学如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使学生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力,那么这种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现时发展,也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9.语感的养成,要靠不断的实践和读写经验积累。语感敏锐的人,一接触语言文字,就能立即产生丰富的直感和联想,并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仍然是阅读训练,阅读训练中对范文的诵读,对范文语言的涵泳、揣摩、品味,是学生获得语感的必由之路。

10.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

感恩智者如钱梦老师一身骨气、志向高远的他把坚守的“自由”和“民主”的理念渗透在知行合一的人生轨迹里

钱老师虽然已经仙逝,但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毕生想追求的教育方向。

向钱先生致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