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分类: 文学文化 |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转载于:苍山夜语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
陈寅恪也不同于其他一些文化人。他不是金庸,不曾写过从政治家、科学家到“引车卖浆者流”都人见人爱的新派武侠小说,也没那么多门徒和拥趸。他的著作,选题既很专门,文字也很古奥,感兴趣的人不多,看得懂的人也不多,感兴趣又看得懂的更是凤毛麟角,哪里会弄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他也不是余秋雨,不曾炮制过“香喷喷甜津津有点嚼头,完了还能吹个泡泡”的“文化口香糖”!
没有哪个小女生或小男生会去买《元白诗笺证》或《柳如是别传》。柳如是?柳如是是谁?是王菲吗?还是范冰冰?陈寅恪又是谁?是汪国真、赵忠祥吗?
陈寅恪还不同于吴晗、梁漱溟。他不曾被指控为“文艺黑帮”的头子,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他也不曾在1949建政之初公然向伟大领袖叫板,以后又在“批林批孔”时公然对抗,宣称“只批林,不批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6Puib9CnLZqoJkEVXbEbnsGCRpcu2icfylejWupkbdlXByhHqntxZceNZqnT2FG60OXmBRUgicfdZTNnb2Tnk9YXA/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xpic↑1950年代初期,陈寅恪在住所(现为陈寅恪故居),兴致勃勃地给选修“元白诗证史”的学生们讲课。此时他虽已失明,但其仍然目光如炬。
他甚至不同于钱钟书。钱先生和陈先生一样,也是学贯中西博通今古,也是淡泊名利不事张扬。他的《管锥编》、《谈艺录》,也没多少人看得懂。但钱先生毕竟写过《围城》呀!还被拍成了电视连续剧,还拍得挺成功。这就举国皆知,人人趋之若鹜了。那么,陈先生可曾与大众传媒缔结过良缘吗?没有。
陈寅恪最不应该成为公众人物。然而“最不应该成为”的最终还是“成为”了。而且,还弄到了人人都拿他来附庸风雅,谁不说陈寅恪谁就狼心狗肺缺心眼儿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