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教材回归(三)
(2024-03-19 10:39:13)分类: 高考研究 |
学习任务群10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
阿Q 正传 (节选) |
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的一生。通过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精神胜利法”,暴露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形象、语言、杂文手法(幽默、夸张、讽刺、反语、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用白描刻画人物:抓住对象的关键特征,用经济、简练的笔墨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 |
|
边城 (节选) |
带有田园牧歌情调的散文化小说。描写湘西淳朴的风土人情,展现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也写出了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悲凉。将“社会风俗画”与“田园风景画”融合为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
“散文化小说” |
|
大堰 河—— 我的保姆 |
通过叙事抒情。多次运用排比,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大量使用反复的修辞,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
诗的散文化 |
|
再别康桥 |
把主观情绪与客观景象相融合。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在一唱三叹、回旋往复中,强化了留念、怅惘的情绪。 |
新诗格律化:工整而又灵动自然。 |
|
一个消逝 了的山村 |
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颇有诗意。描写中融入想象与思考,让文章富有内涵。 |
沉着深婉、朴素隽永的风格特征。 |
|
秦腔 |
厚重的文化底蕴: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丰富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有声有势。语言丰富形象,情绪饱满。善用动词、形容词。语言的地域性。音乐美:长短句错落,对话式语言穿插,和谐搭配的众多虚词,重叠反复的手法。 |
||
茶馆 (节选) |
历史感: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用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的变化,展示清末到民国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的沧桑变化。描写富于北京风俗特点的日常生活,展现市井百态,写出旧时代的社会风貌。京味语言:具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独特的结构:打破了以“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将不同人物的戏剧片段连缀起来。幽默的语言特色,微笑中蕴含着严肃和悲哀。 |
学习任务群1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
大卫·科 波菲尔 |
自传性质的小说,“成长”线索。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儿童视角:用孩子的眼睛来看周围的人物和环境,既表达了对人间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的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当时社会的批判。(遏恶扬善的精神追求) |
心理描写的方法:动作暗示、神态暗示、语言暗示、环境烘托、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 环境的功能:一方面影响和制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性格在与环境的互动甚至冲突中更充分地展现;另一方面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情感,隐喻主题。 |
复活 (节选) |
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精神的“复活”。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灵转变和内心震荡。(关注人称的变化)心灵辩证法:在矛盾的处境中,展现人物心灵的辩证发展过程。体现着对人生、人性的思考,对人类道德与价值的不断寻求。 |
||
老人与海 (节选) |
“失败英雄”的象征意义:永不言败的精神,人的灵魂的尊严。冰山原则,语言凝练精当,少有修饰,用朴素的语句直接呈现场景和形象,却充满内在张力,令人印象深刻。冷静、密实的叙事风格,用富有活力的细节推动情节发展。内心独白。老人的内心活动以摇摆的方式推进。细节描写充满真实性,和新闻一样精确、客观。 |
||
百年孤独 (节选) |
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奇特的人物和离奇的故事,“失眠症”的象征意味,离奇而又真切、不可思议而又颇具现实感,用严肃的态度讲述荒诞的故事。语言摇曳多姿:时而简洁紧凑,时而铺张奇丽,既有庄严的叙述,也有轻松的幽默。圆形循环的时间结构。 |
||
|
玩偶之家 (节选) |
社会问题剧:在舞台上呈现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在戏剧中直接讨论当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戏剧性事件及“突转”手法的运用。对白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 |
|
迷娘 (之一) |
回环往复的声韵之美,浓郁的抒情氛围。 |
意象的组合,展现情感的起伏流动,形成诗歌特有的内在节奏。 |
|
致大海 |
“大海”是诗人反抗意志的象征。(对比一下《老人与海》里的大海)情绪跌宕起伏,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斗争激情。体式谨严,注重押韵,和谐整齐,读来抑扬顿挫。 |
||
自己之歌 (节选) |
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有一种质朴而明朗的力量。涌动着旺盛的生命力,凸显出宏大的自我。奔放恣肆,不拘格律,遵循语言的内在节奏,自由抒写。 |
||
树和天空 |
想象十分奇特,意境比较朦胧。 |
学习任务群12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
针对性强,要点突出。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思维辩证,逻辑严密。 |
|
改造我们的学习 |
观点鲜明,思想深刻,思路周密,逻辑严谨,展现出毛泽东思想的强大力量。文章高屋建瓴,论述酣畅淋漓。善于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比如引入鲜活灵动的口语,运用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俗语、对联等,使文章说理深透而又通俗明白。 |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本文富于思辨性,善于运用经典理论文献和典型事例,立论与驳论相结合,在演绎推理中展开论述。 |
||
修辞立其诚 |
蕴含着理性的探索精神和深刻的人生智慧,又体现出深挚的人文关怀,富有理趣。 |
||
怜悯是人的天性 |
|||
人应当坚持正义 |
层层铺垫,步步设问,深入浅出地阐释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具有以理服人而又生动活泼的劝说艺术。 |
||
|
自然选择的证明 |
用大量科学考察得来的事实阐述生物进化的一般原理。论辩逻辑严密:观察、概括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由此展开分析和推理,证明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论述上体现出提纲挈领、精要概括的特点。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在语言上表现为大量运用多重复句(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 |
注意学术论著和科普作品在表达方式、语言风格上的不同。 |
宇宙的边疆 |
介绍宇宙的同时,还用不少笔墨阐述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作为电视解说词,文章一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方面又讲究形象性,论述严谨又有大胆想象。文章有不少富有哲学意味的语句,含义隽永而又文采斐然。 |
||
天文学上的 旷世之争 |
本文体现出横跨历史和科学两大领域的科学史研究的一些特点:作为科学研究,文章涉及天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天文学研究的方法理论;作为史学研究,本文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体现了史学比较、联系、由表象探求规律的方法特征。表现出科学和哲学的紧密关联。作为中国的天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文化理解和传承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