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教材回归(一)

(2024-03-23 10:47:22)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考研究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教材回归(一)

安东之子 2024-03-06 00:02 江苏

统编教材核心知识梳理

学习任务群1 整本书阅读



从农村入手研究中国基层生活,缘于对乡土社会的了解与情感,体现出文化自觉。

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著,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

用语通俗自然,论述深入浅出,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解释抽象概念。

研究过程:辨识、分析、比较、归纳,提出和研究问题,获得新的理论发现,甚至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不以波澜壮阔的场面或曲折离奇的情节取胜,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索。关注日常生活的描写,既真实可信,又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展示了小说家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表现力。看似平常的细节,不仅再现了古代的日常生活,更揭示了生活表层之下的人生真相,也令读者获得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

章回体小说:以章回分段叙事,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叙事上基本是第三人称,形式上韵散结合。

情节张弛有度,推进有序,两条主线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一是以贾府为中心,叙述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二是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的命运。

善于创造和驾驭语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复杂多样。(圆形人物)

学写综述。综述的基本原则:全面、准确、客观、清晰。

学习任务群2 当代文化参与



访谈。访谈前要作充分准备,了解采写对象→确定主题→拟定提纲→选定访谈对象。

访谈中提出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气氛融洽。

“志”: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表述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语言准确、平实、简明,自然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情感。

调查报告:报告一般至少要包括标题、目录、背景与目标、步骤与方法、内容与分析、结论、建议等部分。建议应当从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

学习任务群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探讨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例如:广播要口语化,注意避免同音造成的歧义;短片要撰写画外音文稿;网络发布文章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标题的吸引力。

不同媒介在宣传功能上优势不同:广播、电视、报纸等具有权威性,而自媒体平台则传播迅速,吸引力强。

媒介使用的原则:充分自主化、个性化,同时要有“自律性”,不做标题党,不夸大宣传,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要有辨识信息的自觉和能力,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分辨信息的良莠。

学习任务群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积累词语的方法——语素、语义关系(同义、反义、亲属、顺序)

积累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

关注新词语——汉语自身的新造词、外来词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语的辨析(准确理解词义、关注词语的用法、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分类不当、自相矛盾、强加因果、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二维推理……)

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关注隐含前提、学会间接论证(排除法、反证法、归谬法)、引入虚拟论敌


 


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


沁园春·

长沙

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展现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意象活泼灵动,意境丰盈深邃。炼字选词精妙——红遍、尽染、碧透等富有表现力。

立在地球

边上放号

表达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自由宏阔、雄奇奔放的气概。

红烛

化用“红烛”古典意象,赋予新的含义,赞美奉献精神。借助与“红烛”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幻想和情绪渲染。感叹词的回环使用。诗句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三美”主张)

峨日朵雪

峰之侧

“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蕴含谦卑而又强劲的生命力量。

致云雀

“云雀”的象征意义。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奇特的想象,大胆灵活的修辞手法。

百合花

写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表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细节描写打动人心,展现战争年代特有的崇高情操。

,香雪

写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捕捉生活场景,细致描绘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折射山村生活的变化。人物纯真质朴,体现出生命的美好。小说笔调清新,淡雅文字中洋溢着诗情画意。


祝福

用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小说语言简练深邃,善于运用勾勒式的白描手法,往往“话里有话”。次要人物与社会环境。“突发事件”构成情节运行的动力。

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

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自然环境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上的作用。细节描写传神,照应情节,揭示人物心理。

装在套子

里的人

“套中人”的本质:保守、僵化、奴性。漫画式的夸张与讽刺、戏剧化的情节设置。简练的语言,用白描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

促织

“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带有神秘色彩,体现出幻想与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语言简洁凝练,片言传神。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欲扬先抑的手法描写斗促织的场景。人物命运随着促织起伏摇摆,揭示人不如虫的悲惨现实,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喜剧的结局,掩盖不住悲剧的现实。

变形记

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现代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乃至被异化的荒诞现实,揭示现代人生活的困顿和凄凉。用内心独白、回忆、联想、幻想等手法,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现代小说特征。双重视角,即格里高尔的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


故都的秋

“清、静、悲凉”的景物,带有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体现了民族的审美心理和特点。取景独特,以平凡细小的事物,表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同时,多选择冷色调的景物,呈现出独特的审美体验。首尾照应,构思巧妙。景物描写中自然融入情感,情景交融,饱含深情。句式整齐,工整雅致;开头多用短句,句中多停顿,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荷塘月色

写景细腻生动,手法多样。比喻、通感、叠字、动词的巧妙使用等让语言清新典雅、生动传神,充满诗情画意。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与地坛

侧重于记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尽管也有写景,但往往写景中夹杂着叙述、议论和抒情,表达自己对人生世界的看法,充满哲理意味。两条线索:一是对生命的思考,二是对母亲的怀念。语言风格清明如水,凝练生动,感情诚挚,感人至深。

赤壁赋

通过铺陈、排比等手法,形成骈散结合、错落有致的特点,具有整饬之美。“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逐层阐述观点。写景、抒情、说理相融合,表现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登泰山记

善于取舍,小细节与大印象相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

单元写

作任务

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情因景生。因情写景,借景抒情。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选取的景物要与表现的情感相一致。


短歌行

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建功立业的宏愿。语言质朴刚健,运用比兴手法,化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欲扬先抑的手法。

归园田居

(其一)

抒发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辞官归隐、躬耕田园的自由、喜悦之情。语言平淡舒缓,善用白描,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活的图景。层次清晰,结构严谨。比喻和反衬手法。

梦游天姥

吟留别

诗人对名山仙境的向往,实际上寄寓着对现实、权贵的抗争。浪漫主义的色彩,夸张的手法,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独具匠心的构思:全诗不写惜别之情,却借“别”抒怀,另有寄托,隐含着不事权贵的政治追求。

登高

通过登高所见,倾诉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和抱负无成的怅恨,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句法严谨,对仗工整,却又不着痕迹。沉郁悲凉的意境。

琵琶行

并序

通过叙述琵琶女的故事,述说自己的人生遭际。音乐描写:大量的拟声词、恰切的比喻、侧面烘托,表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景物描写:秋江月夜的景物烘托出苍凉、凄清的气氛,情景交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称颂周瑜功业,借以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结尾自我宽慰,获得思想解脱。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正衬、反衬手法的运用。

永遇乐·

京口北固

亭怀古

全词借登亭观景,追溯历史,表达出对匆匆北伐的担忧和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全词怀古伤今,风格豪迈悲壮。用典贴切,寄意深远。

声声慢

(寻寻

觅觅)

通篇写“愁”,国破家亡、遭受劫难后的忧愁苦闷,徘徊低迷,凄楚婉转。七组叠字,三个层次,逐层深入,文情并茂。以朴素清新的口语入词,别开生面。用最平常简练的生活化语言,精确地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和情感活动。


窦娥冤

(节选)

元杂剧的特点:强烈的抒情性,注重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形式上四折一楔子,一折一宫。窦娥的性格发展:从善良安分到强烈的抗争精神。矛盾冲突的多个层面:社会层面、道德层面、意志层面。语言上大量使用源自人民现实生活的、鲜活而富于表现力的口语。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反复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感情。

雷雨

(节选)

“三一律”:时间、地点、行动的一致。明暗双线:明线是当下的故事,暗线是三十年前的故事。《雷雨》的主题具有多重意蕴,一方面有对旧中国社会罪恶的控诉,另一方面也有强烈的“宿命感”,悲剧最终指向了命运。善于用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心理的复杂性。精彩的人物语言,潜台词。

哈姆莱特

(节选)

哈姆莱特的形象:怀有高贵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人性堕落、良知泯灭的黑暗现实,并与之殊死抗争。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常被深沉的无力感和幻灭感笼罩,被称为“忧郁的王子”。哈姆莱特的“拖延”:他迟迟不进行复仇,表现出软弱、犹豫的性格弱点。人物的语言和对白性格鲜明,动作性强。

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劝学

善用比喻阐述道理。有同类事物反复设喻,强调观点;有相反的情况设喻,形成鲜明的对比。设喻贴近生活,句式富于变化,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师说

整句与散句结合,又兼以多种不同句式,使得语言错落有致,错综变化,又富有气势。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强调重视师道,尊重老师,学习儒家之道。除直接说理,还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逐层深入地论述观点。

反对党

八股

说理切中要害,深入浅出,语言特点鲜明。大量采用比喻论证,多处使用排比层递的修辞手法,并综合运用了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修辞。诙谐的讽刺与幽默既有学习古人的语言,化用成语,又使用人民群众的语言,引用俗语、方言词语等,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

拿来主义

破立结合的写法。富有画面感的构思,借助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用幽默犀利、讽刺性强的语言,鲜明地表达观点态度。

读书:目

的和前提

从切身体会出发,思考读书的意义,充满睿智的思考,又温暖感人。随笔: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笔触灵活自由。

上图书馆

语言轻松流畅,字里行间流露出丰沛的情感。

单元写

作任务

议论要有针对性:针对现实问题,要有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不局限于某时某事,要能得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要有读者意识,根据读者的情况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法。


子路、曾

皙、冉

有、公西

华侍坐

《论语》语录体,言简意赅。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生动简洁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各个人物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态度。

齐桓晋

文之事

《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全文以“保民而王”为核心逐层展开,既一气贯注,又收纵自如。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而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

庖丁解牛

《庄子》常用寓言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本文寓意的“基本点”和“出发点”都在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就思考问题的路径和应对外部世界的姿态来说,与儒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烛之武

退秦师

就记事而言,以时为经,一波三折;就写人而言,对话精彩,形象鲜明。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的心胸和爱国精神,以及他机智善辩,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鸿门宴

本文情节围绕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脱两个疑问逐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刘邦、项羽、张良、樊哙、范增等人的形象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谏太宗

十思疏

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在语言方面,全文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答司马

谏议书

这封书信篇章短小精悍,语气委婉而严正;不涉私人意气,也不屈从反对意见。立论和批驳结合,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结合,当下和历史结合,排比和反问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是驳论型政论文的典范之作。驳论的方式:抓住“名实之争”的要害来批驳对方的论点;引用盘庚迁都的经典史实来批驳对方经常引用的法先王的论据;先批驳对方观点,再深挖对方思想根源,然后委婉表明自己坚定改革立场的论证思路。

阿房

宫赋

借古讽今的赋体文,发扬了辞赋的讽喻功能,与专事铺张、劝百讽一的赋作迥乎有别。骈散结合,既有声韵之美,又灵活自然,整齐中有变化,复于变化中见整齐。描写中综合运用铺叙、夸张、比喻、排比等多种手法,对阿房宫的规模与气派,作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描绘,极尽“铺彩摛文”之能事。前半部分长于“体物”,绘形绘声;后半部分侧重“写志”,抒发感慨,议论得失,而归于劝诫。全文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辞采丰富,造语精工。

六国论

借古讽今,指明现实弊端,提出具体对策。文章写的是秦和六国,实际隐喻的是辽、西夏和北宋王朝;既是理性的分析、论说,又始终贯穿着一种沉痛激切的情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