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研显张力,贯通思维走大道(二)

分类: 高中语文新课改 |
交 流 与 展 评
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不仅是一种阅读教学在国家层面的推行,更是语文教育人在新阅读样态中走出的一条坚实而高效的阅读教学创新之路。
14日下午至15日,来自四川全省21个市州的44位高中语文教师,与来自湖北、重庆、甘肃、贵州的7位同仁一起,携精心打磨的51节群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课例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
群文阅读:落实任务群的支架
来自四川全省21个市州的22位选手,与重庆、甘肃、贵州的3位同仁一起,携精心打磨的25节群文阅读课进行了精彩展示。
担任群文阅读竞教课评委的有:
四川省特级教师,鲁迅研究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中语会会员,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任课教师
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树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成都七中万达校区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成都树德中学高中备课组长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德育处主任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发部主任
绵阳中学资阳育才学校党总支副书记
成都市铁路中学校副校长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副校长
整本书阅读:读懂“乡土”,读通“红楼”
四川省22位选手与重庆、甘肃、贵州、湖北的4位同仁,围绕高中必读书目《乡土中国》《红楼梦》,展示了26节真趣味、真阅读、真思辨的整本书阅读精彩课例。
担任整本书阅读竞教课评委的有:
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锦江区高中语文教研员
攀枝花市第三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树人教育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
四川省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语文教研员
内江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绵阳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主任
树人教育研究院中学语文研究员
成都市第三中学教师发展室主任
遂宁市第二中学校语文教师
什邡市七一中学教科室主任
闭 幕 式
4月16日上午,在经历了51堂高品质、高容量的课例观摩后,闭幕式特别设置专家点评环节,通过专家的学术引领与具体课例分析的结合,让更多一线教师基于宏观视野对微观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自己的坚持与坚守。
专家点评
西华师范大学杨勇教授作了题为《整本书阅读的天光云影》专家点评。杨教授首先从议题确立、内容价值、情境创设角度肯定了本次整本书展评课的价值。他强调,从课堂角度推进整本书阅读必须要确立“四个意识”:
课程意识
整本书阅读已经从传统“可做可不做”的想法,走向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下教师必须面对的教学事实,广大教师要明辨语文课程的边界,守住语文课程的底线,必须以课标规定作为确定目标内容的学理依据,作为评判课堂教学的标准。
文本意识
处理好“类”与“个”的关系,关注文本独特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与语文学习产生关联,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全息意识
要以议题驱动学习,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整合提炼,通盘考虑,教出整本书的新气象,避免泛化、散化,零敲碎打。
学情意识
中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既不是休闲阅读,也不是专业阅读、研究阅读,而是学习阅读,教学聚焦于通识性内容,不拔高、不强加体验,防止过偏过难。
最后,杨教授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坚守“四个常”:明常识、学常理、抓常规、形常态。
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在《改革密鼓催奋进 各竞风采春满园——群文阅读教学的观课感受》专家点评中指出,本次群文阅读展评课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表现为四个方面:
1.不断聚焦群文阅读的核心功能,确定阅读的重点突破目标,以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找到阅读教学的“落地抓手”;
2.努力提高群文阅读的指导效益,前置学习、展示阶段、巩固阶段等不同阶段的指导形成发展链条,共同实现核心功能和类化目标;
3.着力探索群文阅读的改革方向,与核心素养培育、新课标新教材对接、任务群学习对接、与高考命题改革对接;
4.有效丰富群文阅读的组合形式,努力以大阅读拓宽文本内涵,丰富群文阅读的组合形式。
张教授还建议了群文阅读重点研究和突破的问题:群文阅读与群文阅读教学的差异、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分类和建构、不同课型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群文阅读教学中“量”与“质”的兼顾、如何根据需要选用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如何与“双新”对接等。
评委组长点评
杨标、蒲彩军、苏细华、易晓四位专家评委组长对各会场展评课例进行了集中点评。
杨标老师以《多姿多彩
蒲彩军老师以《群雄逐鹿
苏细华老师代表整本书阅读会场一评委组作了整体点评,他首先引用段增勇和余党绪老师的观点,强调了整本书阅读的三个核心理念、五个教学环节、“三题定位”及“三组关系”。他认为参赛教师展评课例体现出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学情把握到位、课前指导到位、注重方法指导、注意文本细读等共同优点。最后,苏老师提出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希望教师们在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与教学素材合理选择、如何让课堂具有真实、创生性、任务情境化、问题纵深设置等方面思考优化。
易晓老师以《一次兴味盎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旅》为题,对整本书阅读会场二评委组作了整体点评。她首先从符合课标精神、体现整体关照、贯穿思辨意识、注重转化运用四个维度解读了本次展示课评价维度。易老师特别选用了两节优秀课例引导教师思考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专题思辨、共识理解、问题情境、学习行为的关键问题,最后,她全面梳理了11节展示课的价值亮点及教学建议,在“读书为要、注重思辨、转化运用”的理念引领下,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种子正在发芽、滋长。
选手分享
成都石室中学王子鹏和绵阳南山中学周鑫两位老师作为选手代表上台发言。他们分别回顾了自己基于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的语文教学研究的心路历程。参加本次展评活动,不仅给他们所代表的51位教师留下难忘的回忆,也让他们开启了阅读教学研究的新征程。
颁奖典礼
经过四个专家评委组高标准、严要求的认真评议,四川省2023年高中语文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展评活动评选出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竞教课特等奖和一、二等奖课例;并为来自重庆、甘肃、湖北的7堂展示课执教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 余叶
《从说“不”开始——女性意识觉醒初探》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胡杜娟
《百变悟空,修行人生》
成都石室中学 王子鹏
《“文”以载道,道以“人”弘——部编语文必修下第1课整合教学》
四川省罗江中学校 殷玉平
《性格冲突下的戏剧人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ibe323jLgsVUXFdwwCib4gLSPlnAvIbicu7iaXgOG7lY04pouibhpNOymhZlfNOCkALPicqHyKjIOdUH5B8aibuBnlIw/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四川省绵阳中学 王昕
《乡土中国的“常”与“变”》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任莉
《在精细处见真意,于幽微时悟深情——文学作品中量词参与审美意境构造探微》
汉源县第一中学 庹继瑶
《重提六国旧事,倾听理性声音》
四川省华蓥中学 张丽
《情义俱佳的绝笔信》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第一中学 张馨
《“
四川省渠县中学 李波
《女性的选择与命运》
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 邓学燕
《辨礼以观人,择善而为人》
四川省西充中学 龙思宇
《悟空百变,创新无限》
西昌市川兴中学 谢君
《小说中的超现实虚构》
四川省广元中学 徐舟
《“另一个世界”里的“诗意栖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ibe323jLgsVUXFdwwCib4gLSPlnAvIbicu7iaXgOG7lY04pouibhpNOymhZlfNOCkALPicqHyKjIOdUH5B8aibuBnlIw/640?wx_fmt=png四川省眉山第一中学 周欣
《心月相印 以月窥人》
四川省马尔康中学校 沙阳丹
《青春的滋味》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 李娇
《阿Q群像探根源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 颜雪英
《以热爱相承,用行动相传》
巴中龙泉外国语学校 胡娇娇
《“芯”有千丝网,也如莲花开》
自贡市旭川中学 周宇琪
《品味镜头语言,生动情感表达》
四川省资阳中学 刘慧华
《英雄的突围》
康定中学 王敏
《“梦想的声音”——以写促读,以读润写》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 周鑫
《画尽繁华,化入方外——探究〈红楼梦〉惜春人物形象》
四川省德阳中学校 李飞洋
《有情海棠含春笑——遇见史湘云》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 龙尧
《甄贾玉石警世情——〈红楼梦〉第一回专题研读》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袁姝芮
《思辨拨雾,“泪”中寻人——以“泪”探曹公在林黛玉形象上的“匠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ibe323jLgsVUXFdwwCib4gLSPlnAvIbicu7iaXgOG7lY04pouibhpNOymhZlfNOCkALPicqHyKjIOdUH5B8aibuBnlIw/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
自贡市第一中学校 张炜珏
《滴泪兴波——从宝玉挨打说起》
凉山州民族中学 罗昌娟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贾宝玉何处安放青春》
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 李洁
《绽放与凋零——青春的毁灭》
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向桓萱
《红楼“筝”趣,群芳悲歌——〈红楼梦〉风筝意象赏析》
四川省夹江中学校 余婷
《一馆一人一黛玉,一言一语皆由真——从林黛玉语言看人物性格》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李如琰
《丧钟为谁而鸣——秦可卿之死情节梳理》
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 王明杰
《烂泥扶不上墙——从贾府衰亡之男主子责任探家风建设》
四川省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 徐欢
《“所愿”和“违其所愿”的思辨探讨》
四川省安岳中学 罗成天
《山雨欲来风满楼——抄检大观园》
遂宁市安居育才中学校 钟明秀
《"风刀霜剑严相逼——探究〈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毁灭》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ibe323jLgsVUXFdwwCib4gLSPlnAvIbicu7iaXgOG7lY04pouibhpNOymhZlfNOCkALPicqHyKjIOdUH5B8aibuBnlIw/640?wx_fmt=png四川省广元中学 黄国强
《品一“笑”一“哭”,赏“特犯不犯”——〈红楼梦〉写作技法探究》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曹明琴
《浅入深出话“挨打”》
四川省武胜中学 雷莉
《从无价宝珠到“死鱼眼睛”——一曲红楼老年女性的悲歌》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校 唐梅
《中国古代婆媳关系的乡土性探究》
内江市第三中学 陈月英
《妍媸贵贱论几般——刘姥姥人物形象探究》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吴俊
《缘诗识宝玉,循道入红楼》
汶川中学 卿秀秀
《槛外梅花妙可言》
四川省雅安中学 罗佳
《品“红楼”元宵意味,探贾府悲喜盛衰》
西北师大附中 祁世卿
《在散文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重庆市涪陵外国语学校 王琳
《爱的姿态》
贵州省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 陈婷婷
《万变不离其宗——认识多媒介》
贵阳市第九中学 张湘杰
《花开殊途终同落,人生逆从皆同悲》
兰州市第五十九中学 杨德慧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
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 秦建平
《一枝一叶也关情——植物与人物》
湖北省宜昌一中 谈进
《中国的乡土
阅读研究需要活力与整合力。这两种力量在本届展评活动中都得到充分彰显——这正是四川语文教育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四川语文教育正以开放、包容、多元的姿态,走出四川特色、四川风格、四川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