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首市绣林小学2013年—2014年度第一学期

(2014-04-23 15:50:50)

石首市绣林小学2013年2014年度第一学期

教科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教科室工作以学校办学目标为导向,“十二五”课题理念为指导,以校本培训为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全力打造“书香型校园”品牌,努力锻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下面,将一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订计划方案,理清工作思路

开学初,在副校长蔡隽的指导下,经过了多次修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科研工作计划、校本培训工作计划。9月16日,教科室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以 “融通青蓝  同绘炫彩”为主题的校本培训启动仪式。本次活动共分为三个议程,首先是师徒结对活动, 2位新加入的青年教师郑勇、田园给他们的师傅周密、田娜献上鲜花,并表示他们将虚心求教,努力进取,不辜负学校和指导教师的殷切希望。接着教科室就培训目标、培训时间的调整、培训内容的确立、培训的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作了具体解读,最后,副校长蔡隽就教科研工作做了具体指导,并提倡大家做“五型”教师,即学习型、反思型、阳光型、思想型、创造型。同时提出殷切期盼,希望教师们能成为爱学习、懂快乐、有梦想、有追求的阳光教师。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我们坚持每天20分钟晨读,要求老师们读专著、新课标、教育书籍,并及时撰写读书笔记;每周一的集中学习,主要是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周二----周四的分散学习,分年级进行电子白板操作和钢笔字的培训,做到了培训有计划、有主题、有授课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全体教师均能做到按时参加。特别是李敏君、柳文娟、罗红、李冬萍、龚春秀、陈菊新、马青兰、曾令芳、杜琼等老师认真学习的态度值得我们全体教师学习。

本学期初,我们为“青蓝工程”15对师徒分发了听课表,并进一步强调了各自的职责,要求师傅每月上一节示范课,徒弟上一节研究课,徒弟上完课后,师傅要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师傅的引领和指导,徒弟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在教科室组织的“新进教师了解课”中,郑勇和田源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充分预设,精心准备,他们不断向师傅请教,并请学科组全体教师听课,评课,虚心接受组内教师的建议,完整呈现的课堂教学无不体现她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学期末,教科室组织了青蓝工程“徒弟汇报课”活动,从徒弟们的汇报课可以看到,通过师傅们的引领和指导,徒弟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我们选派宋丽、张俊芳、周密、张玉君、姜琼、刘若云、李青凤、叶芳、彭聪明、涂琼华等二十多位老师分别赴济南、武汉、荆州培训学习。余雯、姜琼等老师将学到的先进理念进行了交流汇报。副校长蔡隽结合济南之行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让教学质量焕发生命的光彩》的专题讲座,她从如何做“以人为本”的教育、探究与优化课堂模式、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等方面立体地规划出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曲线,为老师们的成长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彭聪明老师结合北京之行作了《走进名校,走近名师》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工作者。美轮美奂的图片,科学严谨的文字,构成了一曲动人的旋律,我们的思绪跟随着她美妙清亮的嗓音在北师大校园驰骋,在文思飞扬间领略大师魅力。

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论文、案例、教育故事征文比赛,彭聪明、张琴、李倩、万小玲、周密、石燕、李明武、鄢丽琼、李远鹏、田友英等老师踊跃投稿,共选送50多篇参选,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抓好课题研究,提升内涵发展

“十二五”课题实验研究,为我校教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今年10月,经市教研室推荐,我校申报了湖北省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研究课题,为我校的数学教师提供了研究的平台,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1、课堂模式——从“传统教学”到“自主课堂”

我校探索有效教学课题实验背景下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自主课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定位为十二个字“自主学习、赏心悦目、精彩纷呈”。该模式以“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引导,合作互动,和谐发展”为内涵特征。目前,学校各学科正在探索“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拓展式模式:如语文学科:低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堂教学模式,中年级的“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高年级的“自主——开放”阅读教学模式等。

“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理念,大致分为“导学——自学——互动——展示——点拨——拓展”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最先从调查学情开始进行“导学案”教学设计;其次预习先行,强调学生自主、独立学习,通过老师指导下的学习自主预习,实现学习前置、问题前置,构建初步的知识结构;其次是交流与探究,在合作、分享、探究的基础上,小组对学习成果进行充分交流与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再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进行适当的点拔,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总结与归纳,以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最后,通过必要的策略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这种模式强调建设学习共同体,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合作,互教互学,让课堂成为师生共赢、共同发展的地方,共同收获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2、骨干引领——从“课堂教学”到“全面引导”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教科室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课暨“快乐 高效”课堂实验研讨活动。李青凤、刘娟、姜琼、张兰、宋丽、张唐娇六位老师认真准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并围绕“十二五”课题实验子课题,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高超的教学技巧为全校教师呈现了六场精彩的教学展示。在她们的课堂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使每位听课老师收获颇丰。

3、主题研讨——从“实验团队”到“全校教师”

为扎实开展十二五课题实验研究,每周一,我们组织实验教师以学段子课题组为单位,围绕“快乐 高效”课堂开展研讨沙龙活动。每次活动前,由科研智囊团成员确定一个研讨主题,各年段每位教师围绕主题,精心准备。在研讨中,每位教师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畅谈自己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特别是郭志娟、王新山、刘燕、叶芳、张兰、袁玉和、黄雪莹、刘静涛、王芳、王红、毕琳、陈菊新等老师的发言在活动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激荡起思考创新的头脑风暴。

4、经验交流——从“校内覆盖”到“校外辐射”

11月,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分别到结对学校——团山小学和南口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活动中,我校青年骨干教师刘红梅执教了四年级数学《烙饼问题》、彭聪明执教了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周密执教了《Pronunciation》。她们用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准确精练的语言、扎实的基本功获得了两所小学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统计科研成果,展示教师风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下,我校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学校被评为荆州市课题研究先进单位、荆州市小太阳读书节暨全民阅读活动优秀读书集体,石首市校本培训先进学校。蔡隽荣获“荆州市明星教师”光荣称号,其著作《那一抹风景》还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推荐为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徐永香、喻长玲、刘娟、王芳、杨梅荣获“荆州市骨干教师”光荣称号。杨慧琼、王芳等多位教师的论文获国家级一、二等奖;李龙波、李青凤、王本喜、刘红梅等教师的50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各级各类赛课、说课比赛共20余人次,其中,刘娟老师在荆州市小学数学中青年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周密老师在荆州市语音教学研讨课中获一等奖,李龙波老师在荆州市小学科学教学展示课中荣获一等奖,李倩老师在荆州市小学古诗词研讨课中荣获一等奖;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英语口语竞赛等获各类奖次共30余次。

回顾一年来的教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提供研讨交流的平台,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打造教育科研品牌,推动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教 科 

2014年1月10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