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首市数学科高中教师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2-12-04 10:20:15)
标签:
杂谈 |
一、石首市高中数学 教师的基本现状
二、 现状分析
表一
|
中学高级 |
中学一级 |
中学二级 |
毕业分配 |
石首一中 |
12 |
14 |
11 |
0 |
南岳高中 |
7 |
14 |
9 |
1 |
新厂高中 |
4 |
10 |
5 |
1 |
城南高中 |
2 |
15 |
1 |
0 |
文汇高中 |
7 |
8 |
5 |
2 |
合计 |
32+1 |
61 |
31 |
4 |
表二
|
55岁以上 |
45---55岁 |
35---45岁 |
35岁以下 |
石首一中 |
1 |
9 |
13 |
14 |
南岳高中 |
4 |
9 |
6 |
12 |
新厂高中 |
3 |
10 |
4 |
3 |
城南高中 |
0 |
6 |
10 |
2 |
文汇高中 |
3 |
5 |
7 |
7 |
合计 |
10 |
39 |
40 |
38 |
南岳高中现有在职数学教师31人,其中高级教师7人,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中学一级,中学二级教师共23人,是南岳高中的中坚力量,他们一部分是中层干部或者班主任。他们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培养了像赵卫,李子武,毕丽等一批清华学子;还有李纯等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
城南高中,新厂高中,文汇高中也不乏一批德艺双馨的老教师,也有不少近些年来成长迅速的中青年教师,像新厂的颜立冬,车红星,李在勤;城南的刘邦庭,郑洁,林桂清;文汇的张昭凡,张立广,张新等。是他们撑起了石首二三类高中的数学教育教学。
我市唯一的一所民办高中博雅高中;在我们石首教育历史上还只是一笔点缀。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和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成绩是可圈可点的。
高考数学学科从04,05年的综合排名第七到06年第五;07年第三;08---11年稳定在第四第五的位次,高分人数稳定在荆州市前三,一本人数稳定在前三前四的位置;特别是今年的高考,我市理科崔嘉诚同学以684分勇夺荆州市理科状元,田学怡同学674分,严辞同学672分别位于荆州市前十;文科的郑欢同学以625分位于荆州市榜眼。这与我市教育局领导指挥有方,一中及各校教师群策群力,呕心沥血,殚精竭余的努力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三、 目前石首市高中数学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四、关于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高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与专业素养。人民大学附中刘彭芝校长说:“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因此,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充满着爱与激情,教师要能够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与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教师要努力成为教育方面的行家里手,而不是教书匠或解题匠。
高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教学课件应该是对导学案中例习题的补充、变式与拓展,以此来吸引尖子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链接各种数学软件平台,诸如几何画板、Excel、图形计算器等工具,实现代数问题几何化、静态问题动态化、抽象问题直观化、微观问题显性化等。只有二者相互匹配,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规范性,使得学生训练有素。课堂上呈现的例习题要求学生至少要阅读两遍,第一遍采用泛读形式,初步了解题目的已知条件与所求结论,以及相关知识与方法;第二遍采用精读方式,找到解题的突破口,理清解题路径,把握解题细节。同时,解题过程至少要书写两遍,第一遍把题目做出来;第二遍要推敲每一步是否逻辑严密,说理清晰,表述规范,从而给学生一个优秀的解题示范。另外,对于学生课堂上的板演,以及课后的作业批阅,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平时举轻若重,重大考试时才能举重若轻,训练有素,赢得满分。
(2)加强教材内容的研读与例习题的研究,科学高效地使用好教材。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精神与实质,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其次要挖掘教材编写者的“言外之意”,弹奏出教材文本的“弦外之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核心数学概念,要引领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全过程,吃透其中的关键词,尽量能够使用三种数学语言(数学文字语言、数字符号语言、数学图形语言)表述概念,从而形成概念学习的思维模式。对于教材中的例习题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常用方法有:拓展追问法;移花接木法;特殊问题一般化法;首尾呼应法等。
的功能有一个科学评估。譬如,学生一旦拥有并自主使用图形计算器,将改变“教师做,学生看”的被动状态,学生动手操作成为常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灌输模式,学生自主探究成为自然;改变“师生纸上谈兵”的虚假应用,解决真实问题成为可能;改变“课堂播放课件”的花里胡哨,师生数学理解成为归宿。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各种层出不穷的现代技术,必将进一步影响和改变着课堂教学的面貌与方式。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深入钻研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
(四)给二三类高中适当的生源配置,让他们也能尝尝甜头
(五)加大高中学校的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六)完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