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焜今:易学的先天原理与金融

标签:
财经投资 |
分类: 六爻股市、外汇、期货预测 |
问: 虚拟经济要如何入虚?
答:经验与理论是入实的方法,用入实的方法来入虚,往往很难得其要领,预测的可靠性也大为降低,只有用先天理论来入虚,才比较容易得其要领。可是先天理论讲的很少,一般人要进入先天领域并不容易,这是金融市场最神秘的一面。
说明:易经讲先后天的整合,讲了许多先天的原理,对于后天也很强调,所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先后天的综合论述。虽然读易经的人很多,但把易学的先天原理用在金融市场而获得突出的成就者并不多。可见要把易学的先天原理完整地运用在金融市场并不容易。江恩把星象学运用在金融市场,提出许多独到的原理,并被广泛地接受,算是西方运用先天理论而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江恩的许多原理与易经不谋而合,尤其对于天地人的合一与时间循环的研究,与易经的论述有诸多雷同之处,可见他对于中国的易经有一定的涉猎,才能把先天原理成功地运用在金融市场而获得相当的成就。
在天地人的整合过程中,人是处在相对后天的领域,后天比较重视经验与理论模型,目前的金融理论绝大部分都是在后天领域。时间循环是先天的,所以对于一般人而言,选时比选股困难许多。地形与趋势是先后天的结合,趋势上承天道,下接人和。严格来讲,在人的领域是三分耕耘,一分收获,地的领域是多数人耕耘,少数人收获,天的领域是最为混沌的,极大多数人的耕耘是尽人力而听天命,努力了老半天,最后成败看运气。
如果能从时间循环入手,也就是从虚拟入手,上述的运气成分就会大为降低,而市场的可规划性就会诞生,只有进入市场的可规划性,长期稳定获利才有可能。换句话说,从先天的天时入手,再明白趋势的背后力量,就能把后天的市场现象做一个长远的完整解读,而非追逐在现象的背后找寻片断的理由。
问:虚拟经济的特征是什么?
答:虚与静是两大特征,这跟一般人的认知有一段较大的落差。照一般人的看法,行情是一种实在的现实,应该是实的,怎么说成是虚的呢?行情每分每秒都在跳动,怎么说成是静的呢?
说明:金融市场就现象来看是实的,是动的,但就其本质来看,是虚的是静的。从现象进入本质,就要把实的转化成虚的,把动的转化成静的。实与动是指过去已经形成的现象,虚与静是指尚未形成的未来本质。从过去来推演未来,准确度有限,从本质来推演未来,准确度可大幅提升。了解过去的价格未必就能估出未来的价值,但如果深入未来的业绩,盈余,产业前景,政策导向,要正确估值就相对容易。未来的变数都是可变之虚,面对未来可变之虚,就要从大结构,大格局来推演动的落实处,而格局与结构一旦形成不会轻易的改变,所以它是静的,坤静乾动指的是格局的变化较慢,价值的变动较快,但二者最后会合一,形成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结构定位。没有虚静的前提,乾坤定位是难以进行的。
巴菲特的运动愈多,收获愈少与静相呼应,至于其长线估值法超越许多数字指标,则是一种虚的境界。但要进入虚静的境界,必需在动与实的现象中多多历事练心,才能提升上来。因为境界是建立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上面,而非单纯理念的熏陶。四十而不惑是指历练完整之后的正确心得,五十知天命是指进入天人合一的自我认知与定位,多读几遍《道德经》可以提升理念,但真正的境界与定力仍需经过一番历练。
如果历事练心的经验多了以后,境界也提升上来了,先天原理才比较容易吸收与消化,所谓尽人力,听天命,就是要在后天的历练完整化之后,先天原理的体会才深刻。先天原理有两种表现方式,理与教,理代表本体,数代表气数,二者可互相印证,但这二者都是相当宏观的境界,不是在现象背后找解释,而是在本质具体化之前先看出其未来的轮廓。西方的金融理论在理上面下了很深的功夫,但数方面较不搭配,如果能把易经的气数拿来印证西方的理论,那将是一种境界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