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五彩开光龙凤麒麟纹八棱梅瓶 90%

标签:
元代青花五彩梅瓶 |
分类: 金元瓷器 |
我的博客马上满月了。赶在满月前完成对陶瓷史未予记载的辽金元瓷器的展示。之后就慢慢发一些陶瓷史承认的个人藏品了。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只梅瓶时,我当时的知识立刻提醒我这是一只赝品。理由很简单:宣德五彩现在还在争论之中,更没敢想元代还有五彩?但是当我欣赏其器形和纹饰的时候,我的经验又不断提醒我:这是元代的老物件。
http://s15/middle/8c40225dtaeca8b6f01fe&690
先看器形:元代梅瓶那种宽肩收腹的曲线美在这个梅瓶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梅瓶为八棱形,瓶身的下半部和上半部各有可以摸得出来的接口。瓶盖和底足的修整完全符合元代工艺。
http://s9/middle/8c40225dtaeca90805308&690
再看胎釉:胎是景德镇麻仓土。釉下青花在色深处能够看出钴料下沉和铁锈斑,而非刻意顿笔所致,但颜色发灰,可能掺用了一部分国产青料(主要纹饰是红釉描绘的,没必要用昂贵的苏麻离青画底色)。釉上先用红釉描画,再用绿釉填色。黄釉只用于勾画龙的腿须和瓶肩部的卷草纹。绿釉和黄釉没有开片,估计是用辽三彩的绿、黄釉加一种粉勾兑而成。瓶口和底足附近是典型的元代卵白釉。器身上的白釉则较白(但还是属于青白)。
http://s5/middle/8c40225dtaeca95780944&690
http://s7/middle/8c40225dt77e10f4145e6&690
观察纹饰:纹饰中凤和麒麟画的完全符合元代的纹饰特征,运笔流畅,毫无做作之嫌。仔细观察龙的画法,发现龙角是分叉鹿角的画法,这在元代龙纹饰中倒是比较少见,其他未见不同(后来通过上网,也发现了元代有这种画法)。开窗形式和卷草纹的造型与元代纹饰完全相同。青花这种画法倒是没有见过,不过用这种“铁丝圈”纹饰做底色以节省钴料,也许是当时的一种发明。我的观点对纹饰不能太苛求,80%对就可以。毕竟不同的窑口不同的画工还是有差异化的。日后有时间再发专帖论证这一观点。
http://s12/middle/8c40225dtaeca9e68a60b&690
http://s1/middle/8c40225dtaeca9e9742d0&690
http://s2/middle/8c40225dtaeca9ef56811&690
站在造假者立场上考虑:如果我是造假者,我不会造这么一只青花五彩梅瓶。因为用更小的难度和成本,我造一只这种高仿的元青花就足可以骗人了,为什么搞这种专家拒不承认的东西来,我卖给谁去啊!——哈哈,这是侦破常识,作案的人必有利益的驱使。
http://s16/middle/8c40225dtaecaa67912af&690
结论:这确实是一只元代的梅瓶。是站在辽金时期辽三彩、红蓝釉和金、元青花的技术基础上生产的一只青花五彩器。时间大约在元代末期,景德镇某窑口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