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大正老师治疗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2024-01-19 17:05:18)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外感发

分类: 经方研究

马大正老师治疗外感发热验案一则

 

整理:蔡姿微

 

初诊:202415日。蔡某某,13岁。患者因“发8天,咳嗽咳痰1就诊

20231228日患者出现发热,口服奥司他韦抗病毒及布洛芬解热镇痛治疗,服药后患者体温波动于37 ~ 40.2,排除甲型流感及乙型流感体温为37.7,咽微痛或干扁桃体未见红肿,头痛,头晕,咳黄痰,质黏,易咳出,涕,纳欠佳无身痛,无恶心呕吐,二便可。202412CRP 79.9mg/l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中医诊断:外感发热

:清热解表利咽

方药:竹皮大丸加味

竹茹15g  石膏30g  桂枝5g  炙甘草6g  白薇12g  桔梗10g  玄参12g  芦根30g  薄荷(后入)5g3剂。

二诊:202418日。发热已除,今日体温36.7,咳嗽咳痰,少许黄痰,质黏,涕黄,头晕乏力,纳可,二便调,大便偏软。舌脉同上。

:宣肺化痰清热

方药:麻杏甘石汤加味

炙麻黄5g  苦杏仁10g  石膏15g  炙甘草5g  大力子10g  桔梗9g  芦根20g  竹茹10g  浙贝10g  瓜蒌皮10g5剂。

按语:本案患者初起微恶寒,发热,自行服用药物后体温波动于37 ~ 40.2,现患者体温为37.7,咽微痛或干扁桃体未见红肿,头痛,头晕,咳黄痰,质黏,易咳出,涕,纳欠佳,结合舌脉,考虑其为寒邪轻郁,内有郁热壅肺,故马师拟清热解表利咽之法,方用竹皮大丸加味。方中石膏内以清肺热,桂枝解在外之表邪,竹茹、芦根清热除烦,白薇清热,炙甘草益胃和中,桔梗、玄参利咽,薄荷清利头目。二诊患者体温已恢复正常,咳嗽仍存,转以治疗咳嗽之疾。

体会:本案患者发热已持续8日,整个治疗过程中需把握虚实寒热主次的问题。该患者就诊时呈现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此为余邪未清,内热壅滞于肺,故治疗上既要清化余邪,又要内清郁热,以此复法制方可收效如桴鼓之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