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老师治疗多寐医案
(2023-10-14 17:47:01)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多寐医 |
分类: 时方医案 |
马大正老师治疗多寐医案
初诊:2023年9月26日,何某,27岁。因嗜睡5天就诊。
患者因“备孕调理”就诊1月,平素月经欠规律,经期5天,周期15~30天,末次月经9月1日来潮,AMH 7.39 ng/ml。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嗜睡,每日睡觉10小时仍感困倦,易饥饿,心慌,口淡,下腹坠胀疼痛,偶感刺痛,形体偏胖,既往高血脂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脉软。
中医诊断:多寐(气虚)。
治法:益气升阳。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芪20g
二诊:2023年9月30日。嗜睡减轻,饥饿感及心慌亦轻,自觉脐下阵发性抽痛,下腹轻微坠胀,腰酸,矢气不多,大便日解1次。BBT 37,今早自测尿妊娠阴性。舌脉如上。
治法:益气升阳补肾。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中药守上方加杜仲12g、续断10g,7剂。
三诊:2023年10月10日。嗜睡已除,月经10月4日来潮,量少,无痛经,无腰酸,寐可,大便稍软,胃胀不适,嗳气,肠鸣矢气,恶心。舌尖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行气和胃。
方药:黄芩汤合橘枳姜汤加味。
黄芩10g
按语:患者之多寐在《黄帝内经》有“多卧”、“好卧”、“目闭”的记载,《黄帝内经》中有“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及之说,指出阳气受阻,久留于阴是造成嗜睡的主要病机。纵观历代医家,多寐之因多责之于湿、浊、痰、瘀困滞阳气,心阳不振;或阳虚气弱,心神失荣。马老从气虚论治,盖该患者形体偏胖,既往高血脂病史,素体脾虚,前1月助孕治疗中,虚不受补,滋补稍过,造成脾虚湿困,倦怠嗜卧,主要责之脾气虚,加之患者心慌、口淡、脉软,皆为气虚之象,故以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加味来治疗。方中黄芪补气为君,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为臣,配葛根、升麻、柴胡升举清阳。风能升阳燥湿,方中以防风、白芷为引,风剂散湿,引清阳上达。再加薏米仁健脾渗湿,桂圆肉补益心脾。全方合用以达到益气健脾、升清降浊,开窍醒神之目的。二诊时患者嗜睡好转,腰酸隐隐,遂予加用杜仲、川断补肝肾、强筋骨。三诊时患者嗜睡已除,胃肠气滞、嗳气腹泻,遂转予以黄芩汤+橘枳姜汤加减以清热行气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