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老师治疗妊娠脏躁验案一则
(2023-09-09 06:04:48)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妊娠脏 |
分类: 经方研究 |
马大正老师治疗妊娠脏躁验案一则
整理:蔡姿微
现病史:2023年8月28日。单某某,28岁。患者孕11周,因“心情烦躁,思绪纷多,哭泣,咽干”就诊。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妊娠脏燥(阴虚内热)。
治则:滋阴清热,养心开郁。
方药:甘麦大枣汤合栀子豉汤合百合知母汤加味。
炙甘草9g
二诊:2023年9月4日。情绪明显改善,干呕,胀气。舌脉如上。
方药:温肾安胎汤加减
山药15g
按语:妇女情志不宁,变幻不定,无故悲伤哭泣,或喜笑无常,不能自制,频发呵欠,谓之“脏燥”。亦有发生于妊娠期者,则称“孕悲”;发生于产后者,则名“产后脏燥”。本案患者在妊娠期出现心情烦躁,思绪多,哭泣,故辨本案患者为“孕悲”。脏燥者,肺之脏燥也。本案患者无故思绪多,哭泣当属肺病。妊娠期气血壅养胎元,则津液不能充润于肺,故为肺燥。肺燥当补母,故甘草、大枣、茯苓以补脾,脾土旺则肺金安;《灵枢》有“愁忧恐惧则伤心”之谓,故佐小麦、知母、百合养心阴,宁心神;阴虚则火乘,患者心情烦躁,故加栀子豉汤清热宣火,透邪转气;梅花为花类药物,一者有轻疏肝气之用,二者女子见花闻香辄心欢故加入上方;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养心开郁之功。二诊患者诉服上药一剂,情绪已有明显改善,故马师后以安胎汤加减治疗其胎动不安一病。马师一诊运用仲景三张经方,临床疗效确切,可见方药对证,效如桴鼓,药味之精简,四两拨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