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3月验案一则

(2023-03-30 21:15:53)
标签:

马大正老师治疗不寐3

分类: 时方医案

大正老师治疗不寐3月验案一则

 

余文静  整理

初诊:2023年3月23日。王某,36岁。因“不寐3月伴两侧颞部胀痛”就诊。

现病史:患者失眠3月余,入睡困难或彻夜难眠,伴两侧颞部胀痛。平素月经周期2532天一潮,7天净。末次月经3月15日来潮,量中,色鲜,无血块,无痛经,腰酸胀,经行腰腹部凉。白带量多色黄,无异味,无阴痒。平素怕冷,胃胀,偶反酸欲呕,便秘,23日一行,排便量少而溏,矢气不多,常嗳气。新冠后咳嗽难愈,痰少色白。生育史:未育。既往乙肝小三阳病史。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

辨证:痰热内扰。

:清热化痰,和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味。

黄连3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0g  枳壳6g  竹茹10g  炙甘草6g  夜交藤20g  合欢皮15g  大腹皮12g  甘松10g  琥珀(吞服)5g7剂。

乌灵胶囊2盒。

二诊:2023年3月30日。药后失眠愈,现可睡89小时。两颞部胀痛缓解,胃胀缓解。服药5日大便成形,近2日不成形。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10g木香10g佛手10g甘松10g,7剂。

保和丸1盒。

按语: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在中医属于“不寐”的范畴。《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 阐述失眠的病因病机为“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与本案患者不寐病机相应,痰热蕴脾故反酸胃胀,痰热上扰肝胆经故两颞部胀痛,痰热扰心故心神不宁而致失眠。马老师以清热化痰,和胃安神法治之。

清代医家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首次记载了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竹茹清热化痰、泻火除烦;半夏、陈皮化痰燥湿,理气和胃;枳实降气化痰除痞;茯苓健脾祛湿宁心;甘草益气和中。马老师在方后加夜交藤、合欢皮增强本方安神之功,又加大腹皮、甘松理气和胃;最后加琥珀重镇安神。二诊患者就诊时诉失眠愈,初诊时症状均有缓解,唯大便仍不成形,故马老师投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止泻善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