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老师治疗妊娠期牙龈肿痛验案一则

(2023-01-13 07:22:33)
标签:

马老师治疗妊娠期牙龈

分类: 时方医案

马老师治疗妊娠期牙龈肿痛验案一则


整理:蔡姿微

    初诊:2015年4月14日。王某某,29岁。因“孕18+周,牙龈肿痛1周”就诊。

现病史:患者孕18+周,牙龈肿痛1周,伴口干,喜饮冷饮。今患者带下色黄,纳可,寐安,大便较难解,粘腻不爽,小便如常。生育史:0-0-1-0。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西医诊断:牙龈炎

中医诊断:牙痈(胃火上蒸证)

:清胃凉血止痛

方药:升麻9g  川连3g  当归5g  石膏15g  芦根15g  竹叶10g  珠儿参12g  白芷6g  丹皮10g,5剂。

二诊:2015年4月20日。牙龈肿痛已愈,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苎麻根15g  升麻10g  竹叶10g  炒栀子10g  芦根15g  生甘草5g,3剂。

按语:“龈为胃之络”,患者出现牙龈肿痛为胃火炽盛,循经上攻;口干,喜饮冷饮为胃热伤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今胃热扰乱气机故大便出现粘腻不爽,因此治疗上应以清胃凉血止痛为法。方中黄连、石膏直折胃腑之热;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之功,治疗胃热所致的牙龈肿痛,二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含“火郁发之”之意;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止渴;丹皮清热凉血,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之功;白芷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治疗牙龈肿痛尤为适宜;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止痛之功,使上炎之火得降,循经外发之证得除。二诊患者牙龈肿痛已除,诸症得愈,此乃马师妙手所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