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肠粘连腹痛半年案
(2023-01-12 11:05:11)
标签:
马老师治疗肠粘连腹痛 |
分类: 时方医案 |
马老师治疗肠粘连腹痛半年案
初诊:2010年12月7日。王某某,66岁。因“子宫癌术后,下腹疼痛半年”就诊。
现病史:近半年来,患者晨间下腹疼痛持续约20分钟,偶有刺痛,寐差,失眠,大便变细。既往史:2009年10月,患者于外院行子宫癌术。辅助检查:液基细胞示:NILM;CA125:11.4U/ml,CA153:7.7U/ml,CA199:20.6U/ml;2009年12月11日病理结果示:(宫颈管)破碎的癌变鳞状上皮未见间质组织,难以确认浸润情况,(宫颈管)原位鳞状细胞癌,局部早侵;B超未见明显异常。生育史:6-0-0-6。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肠粘连。
中医诊断:腹痛(气阻)。
治则:通腑下气,祛瘀止痛。
方药:厚朴10g
二诊:2010年12月10日。下腹部疼痛较前减轻。舌脉如上。
方药:厚朴10g
三诊:2010年12月17日。下腹痛除4天。舌脉如上。
方药:厚朴10g
四诊:2010年12月24日。右侧头筋抽痛。舌脉如上。
方药:厚朴10g
左金丸2瓶。
五诊:2010年12月31日。头痛、腹痛已除。舌脉如上。
方药:厚朴10g
按语:2009年患者曾于外院行子宫癌术,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部疼痛不适,偶有刺痛,大便变细,可知其为肠粘连。此病多因手术损伤血脉,瘀血阻滞,肠道气机不利,通降受阻。故拟通腑下气,祛瘀止痛为治疗大法。方中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赤小豆宽肠理气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能使胃肠气机下行。三棱、莱菔子、赤芍共奏行气破血止痛之功,使瘀血得去。合欢皮、甘松、大腹皮三药共助通腑下气之功。上述药物同用使气滞得行,瘀血得去直指病机。二诊患者诉腹痛较前减轻,故在方药中加入延胡索、川楝子继续加强行气祛瘀之功。三诊患者诉腹痛已除4天故继续上述方药善后。四诊患者诉右侧头筋抽痛,马老在12月7日方药的基础上加入乌药,一方面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药能够缓解肠肌痉挛;另一方面乌药辛温香窜,可行脾胃肝经气滞,助疏通气机。五诊患者腹痛、头痛已除,继续上述方药善后。
现代研究认为,术后腹痛与多种因素相关,而中医药治疗则能起到多靶点的作用。研究显示,理气药物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腹腔、肠管的血运,加速炎症消散;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抗凝、促纤溶、加快腹腔纤维蛋白的清除、增加肠道血容,并且能够对抗乙酰胆碱而解除胃肠肌痉挛所致的疼痛。本案中患者腹部疼痛病程已达半年之久,故加入温通之品,可散寒祛瘀使经脉疏通。脏腑气机之核心在于升降二字,清气升,浊气降,气行方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