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2022-12-09 07:29:02)
标签:
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
分类: 经方研究 |
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余文静
验案一:
初诊:2010年5月28日。周某,女,32岁。寐中身热,盗汗2天。
中医诊断:盗汗
辨证:营卫失调
治则:和营敛汗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3剂,口服。
二诊:2010年6月2日,已愈。
按语:《景岳全书·杂证谟·汗证》云:“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人体的正常汗出与营卫之间相互协调相关,卫气卫外主固摄营阴不外越,今营阴外越实为阴阳营卫不调,桂枝汤主之。桂枝汤本方加龙骨牡蛎两味收敛之品,可曾强敛汗之功。3剂药进即愈。
验案二:
初诊:2010年5月19日。不孕两年,外阴红,充血至肛周边缘脱皮有皲裂7日
中医诊断:阴肿
辨证:肝经湿热
治则: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外洗方。
龙胆草15g,龙葵30g,蛇床子30g,苦参3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苦楝皮30g,苍耳子15g,黄柏20g,6剂。水煎坐浴。
二诊:2010年5月25日。上述症状消失。
方药:中药守上方,6剂,水煎坐浴。
按语:《内经》言“肝经饶阴器”,肝经湿热下注会引起前阴病变,如小便涩痛、淋浊、阴肿、阴痒等。本案患者阴部红肿连及肛门,为肝经湿热为患。故以龙胆外洗方治之,龙胆外洗方为马老师经验方,龙胆草性味苦寒,主入肝胆经,上行能清肝火,下行能祛湿热。龙葵又名苦菜,性寒味苦,清热解毒,使湿从小便而解;黄柏主下焦疾,善清阴中火。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都是清热去湿。苦楝皮、苍耳子杀虫止痒。
马师善用外洗方,重用苦寒之品,直接作用于患处,清热杀虫、解毒祛湿,作用直接、耐受性好、操作简单,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