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2022-12-06 07:27:16)
标签:
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
分类: 时方医案 |
马老师临床验案两则
余文静
验案一:
初诊:2010年7月22日。卢某,28岁。今日晨起腹泻,无腹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泄泻
辨证:湿浊困脾
治法:燥湿化浊
方药:蚕砂10g
二诊:2010年月29日 ,药后腹泻即止。
方药:调冲汤,7剂。
按语:《杂病源流犀烛 • 泄泻源流》谈到泄泻说:“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提出泄泻病因虽多,但以湿为本。故治疗泄泻以“治湿”“健脾”为要。
方中马老以蚕砂、小青草清化湿浊,《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以苍术、厚朴以燥湿,神曲健脾,玫瑰花扶脾。“治湿”与“健脾”相辅相成,药后腹泻即止。
验案二:
初诊:2010年6月1日。陈某,27岁。咽痛4天。
中医诊断:喉痹
辨证:风热外侵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天葵子20g
二诊:2010年7月26日,咽痛已除。
按语:咽痛,中医学称之为“喉痹”,咽喉之地,皮腠薄弱而血络充盈,热邪上受,易导致咽喉疼痛。本案患者咽痛4日,马师用天葵子、栀子、生甘草清热解毒,桔梗宣肺利咽。《内经》言“上工治未病”,热病最易伤阴,此患者虽未出现阴伤症状,医者仍需防患于未然。故马师以生地、玄参二药凉血滋阴。方仅6剂,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