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正少见病证案三则:怀孕后吸气后冰凉、口甜、牙龈出血
(2022-12-04 07:42:27)
标签:
马大正少见病证案三则 |
分类: 经方研究 |
马大正少见病证案三则:怀孕后吸气后冰凉、口甜、牙龈出血
原创
妊娠呼吸道寒凉感14周案
金某,女,27岁。初诊:2016年11月28日。
患者妊娠21周,从喉至胸骨柄吸气时冰凉感14周,形同吃冰淇淋,甚为难受。饭后上述症状加重,饮水后恶心,无呕吐。餐后偶有腹胀,纳可,寐安。舌略红,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
方药:半夏散及汤合苓桂术甘汤。
半夏10g,肉桂5g,炙甘草6g,茯苓10g,炒白术10g,5剂。
服法:煎后热服,慢饮,频服。
二诊:2016年12月3日。喉部微凉,餐后喉部有轻微噎感,饭后冰凉感尚存。舌脉如上。
方药:守上方,加檀香5g,5剂。
服法:同上。
三诊:2016年12月8日。喉至胸骨柄吸气时冰凉感减轻,喉部噎感消失。舌脉如上。
方药:11月28日方加干姜5g,5剂。
服法:同上。
四诊:2016年12月13日。喉部微凉,饭后喉至胸骨柄吸气时冰凉感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半夏10g,肉桂5g,炙甘草6g,吴茱萸3g,5剂。
服法:同上。
五诊:2016年12月19日。从喉至胸骨柄吸气时冰凉感完全消失,喉部稍干痛。舌脉如上。
方药:半夏10g,肉桂5g,炙甘草6g,荜澄茄3g,5剂。
【按语】本病没有相应的中医诊断病名。《伤寒论》有“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以该方治疗寒凝痰滞之咽痛。而寒凝痰滞的另一表现形式,可以是“喉至胸骨柄吸气时冰凉感”,故以此方与苓桂术甘汤合方。
妊娠口甘1周案
洪某,女,26岁。初诊:2018年8月27日。
因“妊娠口甘1周”就诊。患者妊娠39天,自觉口甘,吃饭、饮水均甜,犹如含饴,甘甚则苦,口水甚多,不敢下咽,午饭后易饥,小腹微痛。舌淡红,苔润薄腻,脉濡。
中医诊断:妊娠脾瘅(脾虚湿浊)。
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党参12g,炒白术10g,茯苓10g,藿香6g,佩兰6g,草果3g,生薏苡仁15g,炒栀子6g,莲蓬10g,炙甘草6g,4剂。
二诊:2018年8月31日。症如上。
方药:守上方,改炒白术为苍术10g,佩兰9g,藿香9g,4剂。
三诊:2018年9月4日。口甘明显减轻,不发苦,口水减少。
方药:守上方,改藿香为12g,佩兰12g,3剂。
四诊:2018年9月7日。口甘已除,口水多。
方药:守上方,加益智仁6g,4剂。
【按语】《素问·奇病论》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妊娠齿衄8个月漱口案
南某,女,28岁。初诊:2010年2月1日。患者妊娠牙龈出血至今8个月,并见牙龈过度增生现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妊娠齿衄(胃热)。
治法:宣散胃热。
方药:藁本10g,升麻15g,石膏15g,菜头肾15g,10剂。水煎漱口,不拘时。
二诊:2010年2月27日。牙龈出血已消失。
【按语】《博济方》黑散子治牙疳及宣露,用藁本、升麻、皂角、石膏配伍,研末揩齿,微漱存药气。菜头肾,为爵床科植物菜头肾的根或全草,适用于虚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出血。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马大正50年临证验案自选集——少见病证案》,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提要
此套《马大正50年临证验案自选集》是马教授从他自己50多年临证积累下来的海量验案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其中《疑难重病会诊案》介绍本院或外院前来会诊的疑难重症医案;《难治病证案》介绍临床见到的难以治愈的病证医案;《少见病证案》介绍临床罕见病证的医案;《妙法巧治案》介绍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治愈的医案。
END
中医出版
好书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本文节选自自《马大正50年临证验案自选集——少见病证案》,马大正著。由中医出版编辑发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congcong-0423,欢迎投稿唠嗑。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