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老师治疗子嗽验案一则

(2022-11-25 07:44:31)
标签:

马老师治疗子嗽验案一

分类: 经方研究

马老师治疗子嗽验案一则

 

余文静整理

初诊:2010年8月3日。徐某,33岁。妊娠2.5月,呛咳20日余前来就诊。伴痰少,口淡,多唾。舌淡红,苔腻,脉细滑。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中医诊断:子嗽

辩证:风寒

治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止嗽散加半夏10g,4剂。

二诊:2010年8月9日。咳嗽减轻,有泡沫状痰,色白,口淡,寐短,伴恶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方药: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味。

茯苓10g  炙甘草6g  干姜3g  细辛2g  五味子3g  炙麻黄6g  半夏10g  陈皮10g  杏仁10g  百部10g,4剂。

三诊:2010年8月14日。咳嗽明显好转,痰少,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款冬花10g,4剂,口服。

按语:《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言:“妊娠咳嗽,谓之子嗽,嗽久每致伤胎。”临床甚或发展为劳嗽,俗称“抱儿痨”。妇女妊娠期间,精血聚于冲任以养胞胎,故令其处于阴偏虚,阳偏亢的生理状态,久之则影响机体气机升降。若此时不慎感染风寒,就会出现肺失宣降,气机上逆的咳嗽。若久咳不愈常可损伤胎气而导致堕胎或流产。《诸病源候论》“妊娠咳嗽候”篇中谈到“肺感于微寒,寒伤于肺则成咳嗽”初步认为子嗽病位责之肺,病因源于寒,与本案患者病机不谋而合。

肺为娇脏,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到“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故用药最需以清、宣为贵,孕期用药亦需轻灵,过寒过热过润过燥皆不可。止嗽散的特点便是温润平和、不寒不热,驱邪不伤正,故初诊马师以此方为主。方中百部、紫菀配伍润肺止咳,不寒不热,桔梗宣肺利膈,白前下痰止嗽,一宣一降以帮助调理气机,佐以荆芥去表余邪,陈皮导滞消痰,甘草调和诸药,因患者有痰,多唾,苔腻,复加半夏10g以化痰。4剂药后症状立即有所减轻。

二诊患者仍有泡沫痰,知其陈寒未尽去。故以干姜、细辛、麻黄温肺散寒,二陈汤化痰理气,杏仁、百部降气止嗽。三诊咳嗽明显好转,便守上方,《神农本草经》记载款冬花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马师再加款冬花10g以巩固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