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十四册 7、火烧云——吴述敏
(2012-04-10 14:32: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 |
7、火烧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材料。
4、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二至五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火烧云有哪些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难点:新乡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大字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设计:
7、火烧云
2、揭示课题:
三、初读课文:
1、思考: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火烧云)
(3)火烧云有哪些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学习生字新词:
(1)板书:
yíng
盈
(2)指导拼读:老师范读、领读,让学生试读
(3)指导了解词义:
盈:笑盈盈。盈,充满。满脸笑容的样子。
百合: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白色或粉红色,花白色带紫色条纹。百合色就是像百合那样的颜色。
茄子紫:像茄子那样的紫色。
庙:指图理解。
惚:迷糊。
揉:用动作演示。
四、巩固练习:
1、拼读生字新词。
2、说出生字新词的含义。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六、小结:
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默写生字新词:笑盈盈
三、讲读第1至3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思考、讨论
(1)霞光照在地上有哪些变化?
(小孩子的脸被照得红红的。大白狗变成了红的。红公鸡变成了金的。黑母鸡变成了檀色的了。小白猪变成了小金猪。喂猪老头儿的胡子变成了金胡子。)
(2)火烧云有哪些颜色的变化?
(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的。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霞光照在地上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了霞光照在地上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六、作业:
背诵、默写第二、三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复习:
说说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思考、讨论:
(1)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2)形状变化主要讲了什么?
(一是火烧云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快。)
(3)哪些词语是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天空出现一匹马”“又来了一条大狗”“还跟着好几条小狗”“又来了一头大狮子”。)
(4)哪些词语反映火烧云变化速度快?
(“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一转眼”。)
(5)“恍恍惚惚“这里指什么?(这里指看底不真切。)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2、说出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了解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六、作业:
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思考、练习”
1、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哪些地方讲霞光?哪些地方讲火烧云?
(2)在霞光的照耀下,地上的人和动物有哪些变化?
(3)火烧云的颜色有哪些变化?它的形状有哪些变化?
这些问题,在讲读课文时已涉及到,这里应让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小结。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结合主要内容出示问题。
(1)课文主要讲什么?
(2)讲了火烧云的什么?
然后回答。
3、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想想好在哪里。
(1)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痛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这地方的饿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3)那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练习时,先读句子,然后说出句子的好处:形象、具体、生动。
4、读读写写:
霞光
威武
练习时,先读一读,再写一写。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后“思考、练习”进一步掌握课文内容。
四、作业:1、2
附板书设计:
7、火烧云
7、火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