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万寿山前山中轴线上体量最大的建筑。但佛香阁并不是单体建筑,而是一处佛殿,清漪园时是大报恩延寿寺的一处佛殿,坐落在高约23米、长宽约45米的方形花岗石台基上。花岗石台基的正面设八字形蹬道,平台的南、北侧都有一座山门。山门和七十间走廊围成一个方形院落,即所谓“廊庙”形式,在廊中可眺望全园湖光山色。
佛香阁则是一座八边形三层四重檐攒尖顶木构殿宇,坐落在“廊庙”中高1.75米的汉白玉须弥座高台上,坐北朝南,高41米,与智慧海琉璃坊齐平。黄、绿色琉璃瓦顶,有吻兽、垂兽。井字天花,绘金龙和玺彩画。金砖地面,圆柱。一层匾“云外天香”,二层匾“气象昭回”,三层匾“式扬风教”。一层檐柱楹联“鉴映群形润生万物,贯穿青琐荣带紫房”。第四层檐下悬挂匾额“佛香阁”。佛香阁中没有佛舍利。现在阁内一层的汉白玉须弥座高台上供奉一尊银胎鎏金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高5米,是从别处移来的明代遗物。
建清漪园时,乾隆皇帝的原设计是仿杭州开化六和塔,要建一座九层延寿塔,塔前有多层宝殿。乾隆皇帝曾作诗赞颂此塔的雄伟:“堂殿八九重,铁钟界石道;铃铎半空响,后有舍利塔。”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塔将建成时,突然坍圮,奉旨停修,后全部拆除。九层延寿塔被拆除的原因,是地基不能承受塔的重量,以后改建一座为全木结构的佛香阁,但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佛香阁的废址上按原样重新建造。
http://s4/middle/8c1f479btc4654c4a0693&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