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年5月11日:《克拉拉与太阳》

(2022-09-23 10:38:29)
标签:

读后感

读书

分类: 读书的感想

 

2022年5月11日:《克拉拉与太阳》

我与石黑一雄作品的缘分不是很深,在很多读书UP都在强力推荐的时候我也没有马上跟风入手,那时候手上已经有一本台版的《被掩埋的巨人》,应该比简体版的引进得会早一些。不过一直没机会看……(老毛病了)会入手这套书,还是去年双十一译文出版社除了石黑一雄的精装全集,而且价格还挺实惠的,所以就入手了。

未读此书之前我在B站上看过几个读书UP推荐过这本书,无一例外地好评,这也激起我的好奇心,所以这一次就先从这本开始读了。通过各家书评和书本本身的简介,我以为这本书会是类似于《底特律·变人》的科幻作品。读完全文后,我觉得本作更像是一部治愈系的轻小说,而且整本书的行文风格都很有日本作家行文的细腻感(作者是日裔,这算是天赋继承吗?)。和我预想的、会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不同,这本书的基调都是平淡的,没有夸张的科幻元素(我觉得书中唯一的科幻元素可能就是克拉拉这一系的AF了),也没有商业小说的大起大落——当然这是一部文学作品,也不需要特地去迎合谁,读者需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作者在文中想要表达的东西。

瑞士文学院在给作者的颁奖词中,曾对他的创作主题做过一个精妙的提炼:“记忆、时间与自我欺骗。”(译后记)前面的作品我未曾读过,暂时无法评价,这部作品确实全部都涉及到了。这些事物几乎是人类特有的性质,本文登场的主要角色都逃离不了这些。也许这也是人类“灵魂”的一部分。但本文的主角克拉拉却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她(文中提及克拉拉是个女童机器人)所有的记忆与时间全是人类赋予她的,作为机器的她虽然可以通过人类赋予她的程序进行学习和记忆,但她是不会自我欺骗的,她是没有私心、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这一点人类就无法做到。可换一个角度来看,她是一个机器人,她对乔西(服务对象)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否能被称为“情绪”?而她渴望乔西能恢复健康,能够得到幸福,是否能称为“人心”?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

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

人心,你相信有这样的东西吗?

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这段话出现在书的封底,在文中是通过乔西的父亲发问出来的。我也无法用不擅长的哲学方面来论述这句话产生的观点,我只能用我有限的想法去推敲其中的东西:每个人身在这个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发展到未来能够为每一个机器人赋予独一无二的人格,那么我们能称这种“人格”为这个机器人的“心”吗?就像文中的母亲克丽西,她将克拉拉选定为乔西的延续,用以应对那个“最坏的结果”。如果乔西真的没了,克拉拉模仿得再相像,还能是原来的乔西吗?克丽西真的会认为克拉拉就是乔西吗?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挺深奥的,而且我也无法下定论,只能在此搁置。

接着就是“自我欺骗”。文中登场的两位母亲就非常的明显地表现出来:里克的母亲海伦以为自己能够把握住自己的孩子,事实上她并不能,里克有自己的天赋和想法,而母亲的掌控却让孩子逐渐自我封闭。海伦为了让里克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决定向自己的少年时的恋人求助,她自以为对方能够释怀自己对其造成的伤害,然而实际上并不能,双方都记得几十年前的伤害,甚至变成了一道刻骨的恨意。乔西的母亲以为自己能够挺过“最坏的结果”,用克拉拉替代死去的乔西。然而这样的把戏任何读者看着恐怕都会觉得克丽西在自欺欺人。但作者最终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结局——倒是我一开始就做好迎接“最坏结果”的准备,倒是浪费了我不少情绪(笑)。仁慈的太阳创造了奇迹(虽然这个奇迹看得我一头雾水,最后我只能归结为作者的仁慈),让乔西在阳光中恢复了健康,让她的生命旅程能够继续延续下去。

文中的主角克拉拉,虽然她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于服务人类儿童的机器人,但她始终怀抱着一颗赤子之心,想要帮助乔西以及她周围的人。即使有时候她的想法在正常人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夕阳时分她去麦克贝恩先生的谷仓那里和太阳交涉(或者也可以用许愿)的情节,她天真的话语后是她真诚的心意。但在读到此段的时候,我又会忍不住地想:太阳的光与热确实是在地面上撒下广大无边的恩惠,但这一切皆归功于地球与太阳保持的恰到好处的距离,地面上的生命要是真的靠近太阳,只怕是要灰飞烟灭的。这样的太阳真的能够拯救地球上一个罹患重病的小女孩吗?或者说作者写出了这样梦幻般的奇迹,是为了想告诉读者生命中未必全是苦难,更有许多令人欣慰的美好。

对本书的感想就写到这里。这本书的读后感对我来说还是挺难写的,一方面我对作者石黑一雄的作品不是很了解,无法与他之前所写的作品里产生关联。另一方面我并不擅长讨论关于人性的话题,我认为人是会变的,人性恐怕也会随之而变,而我的履历和学识并不足以找出更多的例子去支撑这些观点,所以提及这些内容的时候总会显得空泛。所幸这部作品的读后感还是顺利写出来了,有机会我还会继续追读石黑一雄的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