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风”中识得“劲草”
(2022-04-24 15:36:28)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要成长成才,必然千锤百炼,不历风雨,怎见彩虹,不经三冬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成功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捷径。党员干部,只有在一线岗位上,只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才能磨砺出优秀的品质,增长真正的才能。
优秀干部要在疾风中,不应该在和煦的阳光里。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任务急难险重,全球形势瞬息万变,对于干部本领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成为一名好干部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大力褒奖、大胆使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对紧要关头当“逃兵”的要就地免职。要及时宣传和表彰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和先进集体。
考察干部必须看斗争的精神和本领,看工作的能力和担当。“必须要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第一线培养干部、锤炼干部,让好干部茁壮成长、脱颖而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语中的。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能否迎难而上,在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否挺身而出,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能否视死如归,在艰苦的一线能否艰苦奋斗,能否甘于默默坚守,能否忍辱负重,这些都是衡量一名好干部的“标尺”,这样的干部才能负重和服众。
是不是好干部,发言权应该在群众。能在“疾风”中生存的“劲草”,都是“本土”生长起来的,“水土不服”的“虚苗”是难以抵御“风霜”侵蚀。一名合格的好干部,要贴近实际、走进群众,常在一线看、多去一线听、愿在一线干。“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干部的考察要从方方面面去辨识,把能融入群众,服务群众,群众认可的作为“标尺”,对干部作出客观准确的衡量。要是只看结果和表面,或者只看过程和片面,亦或只看一时和眼前,作定性判断、失去定量分析,对干部的“画像”摸不精准,评价也不全面。